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

ID:27966929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_第1页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_第2页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去了解学生(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心小学746010)摘要:教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牛,才能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我们要把握时机尽可能细致地去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导塑造我们的学牛。关键词:小学教师;了解学牛;交流;观察;家访;分析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闪光点。教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

2、教学和牛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那么,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去了解学牛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通过观察去了解学牛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的学习牛活中,教师都要留心观察学牛,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有诸内,必行于外”。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反映比较敏感,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当教师发现时,应与之进行谈话交流,进行全面的了解,随之进行引导和帮助。二、通过周记去了解学生我们习惯中只有班主任才让学牛写周记,其实,每一位科任教师都可以让学牛写周记。要让学牛不觉得有写作压力,也不要把它当做一篇作文来

3、写,而是很自然地把自己想说的用笔写下来,包括自己心里不开心的事、看到的事等。记得有一次,笔者有一名学生平时学习认真积极、课堂活跃、肯发言,但有几天她低着头,趴在桌子上,下课后笔者和她谈话,她低着头,默不作声。后来通过周记,笔者才知道,是父母在闹别扭,影响了她。让学生写周记可以成为师生间感情交流的纽带一一为学牛架起一座心灵之桥,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及他们校内外的牛活情况。三、通过课下交流去了解学生课下交流是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有时你会发现课堂上不爱说话的学生,课下很活跃、健谈。因为课下的环境氛围很轻松,使教

4、师和学生都褪去了师与生的角色意识,师生的心灵更容易贴近、更容易沟通。他们会告诉你,你的课哪里没听懂,喜欢那一种教学方法等。所以,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常常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心灵中,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最近笔者发现班上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起来很疲惫,通过课下交流了解,笔者才知道,原来犬部分学生家里,因最近拆迁都在重建,放学冋家后要帮家里搬砖、和沙子等,晚上还要做作业,影响了休息。我们要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四、通过家访去了解学生家访是

5、沟通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记得笔者有一个学生,有几天总是迟到,笔者曾几次和他交流、谈话问其原因,也没有结果。后来,笔者通过家访才知道,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和他,家里还喂养着一头牛、两头猪,这几天他的奶奶病了,早上要照顾奶奶……所以他才迟到了。需要注意的是,家访吋一定要讲究方法。五、通过班委会去了解学生教师要经常召开班干部会,与班干部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情况。作为班干部的学生,和同学相处的

6、]寸间要比班主任长,他们是同龄人,对学生们的纪律、卫生、学习上课、生活等方面的了解比较全面一些。和班干部谈话吋,要营造和

7、谐、轻松的谈话氛围,不要让班干部谈话吋感到有压力,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他们了解的真实情况说岀来,通过与班委会成员的交流,教师了解的情况就更真实全面了。六、通过与科任教师的交流去了解学生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门课程,有的喜欢语文数学,有的喜欢美术咅乐,有时喜欢哪个教师,就会喜欢那个教师上的课。学生与任课教师会经常接触,通过与各任课教师的交流,听取学生在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和他们对学生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的一样,这样更有利于了解学生。七、通过研究和分析学生反映的各种书面材料了解学生反映学生情况的书面材料包括有:学生入学登记表、成绩报告单

8、、学籍卡片、写周记、考试卷、操行评语、学生素质报告册等。研究上述材料,并与平时的观察、谈话等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例如通过学生的入学登记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如否单亲家庭、孤儿、留守儿童等)及文化程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更好地去关爱教育学生。教师在了解学生及学生集体过程中,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应有所记载,不单纯地记载所了解的事实,还要有对事实的分析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总之,了解学生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总的来说就是直接了解和间接了解。教师要把握吋机、注意方法,尽可能全面细致地了解自己的

9、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引导塑造我们的学生,才能使每一个花朵一一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