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

ID:27968244

大小:36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_第1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_第2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_第3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_第4页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新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最新探讨李哲禹、崔明花摘要:一、粮食安全及粮食安全的标准:1、中国粮食定义应与国际接轨,采用“谷物”口径;2、联合国粮食安全定义是世界粮食安全实践中发展的严格的科学概念;3、粮食安全必须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数量上可分为生存线、标准线、放心线,在质量上走绿色之路,进行标准化生产。二、中国的粮食供求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粮食增长的缓慢,供求矛盾显露,已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大规模建设占用耕地多,谷物播种面积严重下滑威胁着粮食安全;3、中国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已成为粮食增长的瓶颈

2、;4、农民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从农人口过多、集约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的成本高、效益差、效率低、竞争能力差;5、发达国家垄断集团控制世界粮食市场,掌握定价权、话语权,实行生物能源战略,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6、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影响粮食安全,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产量而人口增长粮食消费增加,出现供求关系紧张。三、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1、对粮食安全要准确的认识和判断,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2、粮食生产的主要潜力在西部和东北,必须保护现有耕地与开发西部结合起来;3、加快实现农业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谷物产品率和劳动生产率;4、实施增产和节约并重的方

3、针政策,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5、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投入,提高抗灾能力,特别是投资重点转移到西部和东北;6、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符合中国国情,但不是解决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必须与扩大耕地结合起来;7、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粮食安全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放在与计划生育国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关键词:粮食安全标准、粮食供求、面临挑战、政策建议粮食是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植物性食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也是关系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当前,世界上面临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也接踵而至。而其中最要紧的恐怕就是粮食危机了。纵观

4、世界,除了少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外,多数国家缺少粮食,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农业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达10亿,生存权利也被剥夺。我国虽有较好的农业基础,粮食(谷物)产量突破4.5亿吨,但仍然存在粮食安全隐患,值得注意防范粮荒,确保粮食安全。一、粮食概念及粮食安全标准1、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国际通用的粮食定义是指谷物,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梁、小米、大麦和燕麦,而中国的粮食包括了薯类和豆类。西方把薯类当蔬菜、豆类当油料归类统计的,因此国际和中国粮食口径不同直接影响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水平等指标

5、的计算和应用,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我认为我国应该调整粮食概念的界定,不能把薯类和大豆包括在粮食里,因为,一是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薯类特别是土豆还是当菜吃,没有象“困难时期”一样当饭吃;大豆主要是榨油,很少一部分用于主食。二是这样归类统计可避免中国有意扩大粮食产量之嫌。三是粮食概念可与国际接轨,无论统计换算还是经济分析将减少不少麻烦,且能确保国际的可比性。这样,我国的粮食内含的界定调整到国际上通用的“谷物”(主要粮食或主要食物。自)范围上来,即粮食只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梁、小米、大麦和燕麦及其他杂粮(本文以“谷物”概念来比较分析和

6、论述)。2、“粮食安全”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粮食安全”的概念最初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上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以后,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活跃以及WTO谈判需要有统一规范的概念,并逐步走向完善。-..联合国粮农组织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粮食安全”的背景:一是1972年至1974年间不少国家由于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出现粮食短缺情况;二是60年代初的世界30亿人口到70年代初猛增到40亿,人口刚性增长的同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粮食需求大量增加,推动粮食价格成倍上涨;三是随着粮食短缺、价格上涨,在世界粮食市场出现争

7、夺、垄断,发达国家借机控制,大发横财,发展中国家人民缺粮埃饿,出现了二战后严重的粮食危机。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各国首脑会议,第一次研究粮食问题,并通过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清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罗马宣言》、一个是《世界粮食安全的国际约定》。在这两个文件中首次将“粮食安全”的概念确定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需要的粮食”。但因这种“粮食安全”定义表述过于简单,只从粮食需求角度定义是不够的。于是1983年时任世界粮农组织总事干的爱德华.萨乌马把1974年的“粮食安全”定义改为“粮食安全的

8、最终目标是确定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和买得起能需要的基本食物”。他把粮食的需求和能得到的可能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定义,即“买到”就是意味着生产足够的粮食,“买得起”就是人们有收入,有钱能买粮食或基本食物,而且其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