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ID:27984535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_第1页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_第2页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_第3页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_第4页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里士多德论“幸福”绪论这篇文章将要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在本论中从三个方面着手介绍亚里士多德如何来谈论“幸福”这个话题的。首先,详明古希腊人的幸福观,然后再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是如何提出的。远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腊,人们对于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及“幸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早就有所讨论,可是人们众说纷纭结果是莫衷一是。大家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可是关于“什么是幸福”却有不同甚或相反的看法。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感官上的快乐,甚至等同于感官上的快乐;酒神“巴克克斯”及其追随者倡言:在烂醉的

2、狂欢下忘掉自己,让肉欲在疯狂中发泄,这就是幸福;有的提倡清心寡欲,克己苦身才能有幸福;有的说拥有财富;有的说拥有知识;还有的说有闲暇、荣誉才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声明,他与那些提出什么是幸福的人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以“幸福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其次,详细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亚里士多德以幸福为目的,以德性为方法提出了他的“德性幸福论”。他提出,幸福是沉思(有的说是静观)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235页-..在于符合德性的实现活动;是永远快乐的生活;幸福是

3、至善等等说法,亚里士多德将这些说法一一比较和综合,最后告诉我们沉思是最高最完满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拥有当然不是转瞬即逝的,幸福与快乐、财富、名誉、等一些外在事物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有根本的区别,紧接着再阐述幸福为什么在于沉思、最高最完满的实现活动及幸福是至善等命题的说法。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不仅给了人们具体的行为规范,其价值更在于他进一步告诉人们,如何在今生的生活里得到幸福,因为幸福是和我们每人休戚相关的,不是遥不可及的,这是第三个方面要论述的问题。首先略用几言简述一下古希腊人的基本幸福观,以求在论述亚里士

4、多德的幸福论时可纵横相观、相得益彰。一、古希腊人的幸福观阿颇罗似的的追求。古希腊早期太阳神阿颇罗的故事,它反映了人生是一场梦,但是人是生活的,所以要为自己找一个生存的理由,人生要有所追求,万物转瞬即逝,他们提出要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即幸福;酒神“巴克克斯”的追求。他和他的一批忠实追随者倡言:人生犹如一场大醉,早晚必有一死,活着的意义就是要与现实同醉,在狂醉中忘却自己,这种疯狂忘我的境界就是生存的答案。正如李白所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毕达哥拉斯学派。带有出世的思想,他们反对感官的幸福,肉体

5、是使我们不幸福的根源,所以安身立命、清心寡欲、出世静思、克己苦身的生活乃真正的幸福生活。Heraclitus学派。是由Demokritus提出,他们说人的生活不是畜生般的低等动物的生活,所以人的幸福不仅在于肉体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应在于精神的满足,所以去求知吧,无知便无真正的幸福可言。-..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大家都将二者归为德性论者。苏格拉底的幸福是德性,所谓德性就是自知自愿去做自以为善的事情,这是幸福的生活。柏拉图将幸福归于“肖似至善”,也就是直观或者说是肖似神明的生活。此乃中国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

6、天人合一的真福境界。亚里士多德表明,自己与那些一般大众或赫赫有名的希腊人一样,都以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而且都进一步将幸福理解为生活的不错②参阅,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4章,19行,在接人待物上与人为善,各方面都做得十分优秀。但是关于“幸福是什么”就意见悬殊或大相径庭了。平民百姓把幸福与明显可见的诸如快乐、财富或荣誉、消遣等同起来,有智者就与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在智者中有的说有德性就是幸福;有的说要想得到幸福就要获得智慧;有的说,不,在一切事上只要快

7、乐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说,不同的人对它就有不同的看法了,而且同一个人会在不同时间或状态下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穷困时说它是财富。”③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4章,23行在感到自己无知时,又对智慧无比崇拜。最后亚里士多德折中异议说,幸福并不在于某个单一方面的性质的具有,它应该有很多元素构成。一、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亚里士多德承认,前人对幸福的认识并非全无道理,但又并非完全正确,他们在某一点上或大部分认识上是合理的。他的幸福

8、论就是在整和了前人对幸福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总的定义:是符合德性的最高最好理性活动及其生活状态且贯穿整个人生,恒常不变。此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④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94a-..,他还特别强调了构成幸福的几点基本要素,幸福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所以幸福与理性的活动有关。幸福是自足的,本身就值得欲求。幸福与德性必须一致,无德性就无幸福可谈。幸福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快乐并不是幸福。对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