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ID:28001392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_第1页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_第2页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_第3页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570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脑内肿瘤患者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的吻合度为97.37%o结论:核磁共振波谱诊断脑内肿瘤的准确度高,对脑内肿瘤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肿瘤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1R421.3+82C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6-0867(2016)-07-

2、108-01肿瘤疾病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切除后可以痊愈,恶性肿瘤通常是早期发现病灶切除后牛存率高,晚期发现难以治愈。肿瘤的诊断、治疗等研究尽管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是早期诊断,发现人体深部病灶癌变信息、控制其发展,这是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牛存概率的有效方法。核磁共振波谱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特定原子核及化合物分析的方法。核磁共振波谱可以先于影像学变化发现代谢变化,从而对病变的性质、范围、程度作出有效的评估以及

3、预测。木文对核磁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脑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12〜79岁,平均46岁。患者通过CT、MRI提示颅内病变部位:额叶23例,顶叶20例,颖叶16例,撷叶底节区7例,丘脑3例,小脑、额顶及额颖顶各2例,枕叶1例,顶叶1例,脑干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1.2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扫描,选择脑肿瘤区肿瘤最大层面作为磁共振血流量扫描(magneti

4、cresonanceblood—flowscanning,MRS)定位层面,采用点分辨波谱分析序列,在波谱定位图上选择ROI,观察代谢物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氮—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乳酸(Lac)、肌醇(Ins)、脂质(Lip)、谷氨酰氨(Glx)等。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诊断准确率76例脑内肿瘤患者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的吻合度为97.37

5、%o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结果脑内肿瘤76例分别为,脑膜肿瘤12例,淋巴瘤10例,胶质瘤30例,转移瘤24例。病理诊断结果为脑内肿瘤74例分别为,脑膜肿瘤例,淋巴瘤10例,胶质瘤29例,转移瘤24例。2.2核磁共振波谱表现对患者病变对侧正常脑组织区代谢物的分析显示,核磁共振波谱图像可清晰显示出NAA峰(2.0ppm)、Cr峰(3.0ppm)和Cho峰(3.2ppm)。NAA峰最高,Cho峰和Cr峰较接近。60例正常脑组织区的代谢物测量结果:NAA/Cr为1.73±0.19,Cho/Cr为0.98±0.17,N

6、AA/Cho为2.40±0.44。具体来说,脑膜瘤的核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消失或明显降低,Cho升高,Cr信号减弱,出现Ala峰,肿瘤周围脑组织正常;淋巴瘤核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在肿瘤区域降低,Cho升高,岀现Lip峰;胶质瘤的核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降低,Cho升高;转移瘤的核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显著降低,Cho升高,肿瘤旁脑组织波形正常3.讨论脑肿瘤的种类较为复杂,常规应用CT、MRI进行检查仍难定性诊断,初步诊断只能依据脑肿瘤位置、形态及人小等判断。脑炎、脑梗死及脱髓鞘病变等也可表现为灶周水肿、占位效应,

7、与肿瘤有类似的CT、MRI表现,故常导致诊断或鉴别诊断困难。核磁共振波谱图像具有立体性特点,可在减少检查伤害的基础上避免遗漏,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核磁共振波谱(NMR)在肿瘤诊断中,组织提取物的NMR研究较多,国内利用高分辨的魔角旋转H—NMR对离体脑膜瘤和胶质瘤进行研究,利用微量探头在600MHz波谱仪上测定HR、MAS、H—MRS。其检测化合物包括NAA、磷酸肌酸(PCr)、Cr、Cho、谷氨酸(Gin)、谷氨酰氨(Glu)、甘氨酸(Gly)、牛磺酸(Tau)、肌醇(ml)、丙氨酸(Alai)双峰、乳酸(Lacl)双峰、U

8、p等,检测代谢物以Cr为参照峰,分别计算出代谢物面积与Cr面积比值,得出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脑代谢物相对浓度,比较胶质瘤与脑膜瘤代谢物相对浓度比值,结果显示H—MRS在胶质瘤与脑膜瘤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核磁共振波谱(NMR)在肿瘤治疗中可以起到监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