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ID:28034599

大小:108.7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4页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种组合方式。雾是液一气分散系;烟是是固一气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散质麓子的直径。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稳定性举例浊液大于lOOnm—泥水溶液小于lnm—NaCI溶液胶体1〜lOOnm有Fe(OH)3胶体2.制备Fe(OH)3胶体的实

2、验室方法:丁达尔效应:原因: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成的。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粒子能否透过滤纸第二节离子反应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强碱(如:)都是电解质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绝大多数盐(如:_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0K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鵬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0H=H2Oo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①N

3、aCI②GuS04③HCI④hno3⑤H2S04⑥NaOH⑦Ba(OH)2⑧Na2S04⑨NaHC03⑩NaHS04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强碱(如:)都是电解质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绝大多数盐(如:_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0K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鵬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0H=H2Oo2.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下列物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①NaC

4、I②GuS04③HCI④hno3⑤H2S04⑥NaOH⑦Ba(OH)2⑧Na2S04⑨NaHC03⑩NaHS043.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试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①复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⑤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⑦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⑧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5、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反应就能发生。★5.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有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如B,、G,等不能与SO广、G032大量共存;Ag+与C「、BK、「等不能大量共存。②有易挥发性物质生成。如C032、HCO3、S2HSS032、HSO3等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③有若电解质生成。如NH/与0K不能大量共存;0K、CH3

6、C00、CIO、r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与较强氧化性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lS升失氧还: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降得还氧:"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①Fe+CuS04二二二二FeSO4+Gu是或否氧化剂还原剂②GuO+GCu+C02t是或否氧化剂还原剂③CaC03+2

7、HCI:::=CaC12+H20+C021是或否氧化剂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与Fe等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SO广与S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④Fe304+4C0=21=3Fe+4C02是或否.氧化剂还原剂⑤gi2+h2o是或否HCI+HCIO氧化剂还原剂⑥2FeGh+Fe是或否3FeCI2氧化剂还原剂⑦302=1^203是或否.氧化剂还原剂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