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

ID:28053502

大小:7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_第1页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_第2页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_第3页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和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展览组员:凌梦圆,邓艳芳,李碧霞,张莹,陈梓菲,李晓思,张宵钰,周均耀,范铠韬时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古代中国皇帝“家天下”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多民族”与“大一统”。其中前三个即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家天下”制度的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制度和皇族特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为中央机构、地方机构和厉行监察制度。官僚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也是保障中央集权的重要方而,即分三个发展阶段,即西汉以“察举”、“征辟”制选官;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选官;隋唐至明清以科举

2、制选官。1.秦朝:①建立皇帝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在屮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③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统治(限制了文化思想的发展,使得大量文化典籍失传);④统一文字,最初使用小篆,后推广隶书。2.西汉: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②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造成知识分子的思想被毒害)。4.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没置管理企国政务的中书街,在地方设立行屮书省。②设立宣政

3、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丙藏和琉球、澎湖列岛。5.明朝: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④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6.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2)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例养业为辅。(4)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6)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7)地域水

4、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屮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历史悠久,技术长期领先世界。(2)地域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技术先进,产品远销欧亚非。(3)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起源早,与农业、手工业相辅相成,各期发展不平衡。(2)古代中国的市场交换比屮世纪的西欧发达。(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乡村中有草市,且有夜市和晓市等。(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形成地域性商帮。(5)商业领域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6

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屮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屮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屮正,思无邪!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地位,在宣传“天赋神权”的基础上,发扬科学文化。从隋朝幵始,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印度古印度;联邦制,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很a杂,他的统治阶级是宗教,皇帝,最后冰是官员和贵族!既有封建制度的特征也有奴隶制度的特征!森严的种姓制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

6、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奴隶制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各地区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北印度的两河平原发展较快,其他地区则较为落后。印度就在算术、代数、天文学、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和文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其中以数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印度就己经研宂fli了数的十进制和现在通用的数字记位法,并首先创立了关于零的概念这对以后数学的整个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水方而,印度的成就也举世闻名。近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打破,中国开始寻求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通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等,最终建立了

7、民主政治制度。先后实施了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转向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第一阶段(鸦片战争爆发至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半殖民地特征第二阶段(洋务运动兴起至国K大革命失败):封建经济为主体,叫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愈来愈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至新屮国成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占支配地位、五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一、近代经济的多种成分和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近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性二、近代文化的发展变化始终同政治变革、救亡阁存密切结合三、近

8、代文化在两方文化和屮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及会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四、科学与民主是近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五、近代文化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印度印度没落,两方崛起,印度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奴隶制被打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印度的农耕经济模式在外来的冲击下崩溃被卷入了国际化的经济浪潮中,不能自给,与世界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