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复习辅导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

ID:28053706

大小:468.4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7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_第1页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_第2页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_第3页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_第4页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复习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因工程复习题填空题:1.只要知道基因组中某一特定区域的部分核苷酸组成,用PCR方法可以将这段DNA进行百万倍的扩增。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按属名和种名相结合的原则命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取自产生该酶表示的细飽属名,第二、三个字母取自种名,第四个字母则用株名3.细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感染实验是用来证明遗传物质足DNA的实验依据。4.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P.Berg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体外对猿猴病毒SV40DNA和入噬菌体DNA分别进行切割,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两种酶切八段连接起來,第一次在体外获得了包括SV40和XDNA的重组DNA分子,并因此与F.Sanger分亨了1980年诺W尔化学奖5.

2、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获得N端三分之二的大肽段,即Klenow酶。Klerww酶拥有5’->3’的DNA聚合酶活性和3’一5’的核酸外切酶活性。6.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不下10种,其中最常用的有3种,B卩:原生质介导法基因枪法、根癌农杆菌介导法。7.对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的检测可采用如下方法:报告基因、Northern杂交、H-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杂交、目的蛋白的生物活性检测。8.在根癌农杆菌内有一个大的致瘤质粒,简称Ti质粒。当根癌农杆菌感染祖物的吋候,只是该质粒屮的一部分称之为T-DNA的DNA片段进入寄主细胞并插入基因组屮。9.抽提KN

3、A时,由于RNA酶耐高温,所以通常用DEPC处理过的水浸泡用具,再灭菌。实验室常规采用Trizol试剂进行RNA的提取。10.分子杂交实验中,通常采川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非放射性标记也广泛使川,比如地髙辛和生物素标记o11.动物基因工程从遗传学角度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种形式。12.琼脂糖凝胶电泳时,DNA片段越大,离点样孔越i,而DNA片段越小,离点样孔越远。常用荧光染料溴乙锭(EB)在紫外光下示区带位賈。13.TT型限制酶识别序列为n个碱基,则其切割频率的理论值应是I。14.cos位点是指入DNA两端各有12bp的能形成互补双链的粘性末端。15.Klenow酶是DNA聚合酶I的大片段,只

4、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1.X噬菌体载体根据接受外源DNA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插入型和置换型两种类型载体。基因工程是20世纪_70年代发展起来的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因工程的两个基本特点是:(1)分子水平上的操作,(2)细胞水平上的表17.18.途。2.某因克隆屮三个基木要点是:克隆基因的类型:受体的选择和载体的选择。3.为了防止DNA的自身环化,可用碱性磷酸酶去双链DNA5’端的磷酸基团。4.EGTA是Ca2+离子螯合剂。5.将含有外源基因组一个酶切片段的质粒称之为含有一个基因组DNA克隆,各种此类质粒的集合体称之为构建了一个基因组DNA文库。6.将含有一个m

5、KNA的DNA拷贝的克隆称作一个cDNA克隆,源于同一批RNA制备物的克隆群则构建了一个cDNA文库。7.DNA重组连接的方法大致分为卩q种:(1)黏性末端连接;(2)平末端连接;(3)同聚物接尾连接;(4)接头连接法。8.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需要继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性问题、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公众接受性问题、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四个方面。9.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这两个阶段都是进行细胞培养,提取药物。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活的动物

6、体,饲养这些动物,从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1)将人的基因转入异种生物的细胞或个体能够产生药物蛋白的原理是基因能控制蛋S质的合成。(2)人的基因能和异种生物的基因拼接在-•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基因中碱基配对的规律都是A与T.C与G。(3)利用转基因牛、羊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甚至可直接饮用治病。如果将药物蛋白基因移到动物如牛、羊的膀胱上皮细胞屮,利用转基因牛、羊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収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遮动物都可生产药物。10.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造成的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

7、害在我国大而积爆发,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万元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并实现了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近年推广后,己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以上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