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

ID:28055301

大小:7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_第1页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_第2页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_第3页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送检标本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王春梅1张俊娥2(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IX双河镇新丰卫生院015000)(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015000)【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类型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木院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木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药敏情况。结果(1)在2011年1月一2012年12只12121份临床送检标木中共有酵母样真菌32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07株,占63.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44株,占13.6%

2、、热带念珠菌33株,占10.2%、近平滑念珠菌29株,占9.0%、克柔念珠菌5株,占1.5%,其它6株,占1.8%。(2)木次统计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依曲康喇ITR)和伏立康哇(VRC)。结果表明-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相对于唑类药物宥优势地位,唑类药物中伏立康唑相对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只有较强优势。结论(1)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及介入性操作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2)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己不能适应现代抗感染治疗的需要,皮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

3、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将对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3)微牛.物实验室要做好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关键词】酵母样真菌分布类型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88-02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广泛应用,导管插管、器官移植和其它介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床分离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类型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我

4、们统计分析了本院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一)菌株来源本院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微生物室分离到的临床送检324株酵母样真菌。体液,组织,脓肿,侵入性操作标本分离的酵母菌均被判为有意义。痰标本涂片符合条件(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进行培养,分析为致病菌吋做鉴定和药敏实验。(二)仪器和试剂沙保罗培养基(博赛生物工程奋限公司)接种,35°C温箱培养。菌株的鉴定采用API20CAUX(生物梅里埃公司)酵母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

5、采用念珠菌药敏试剂条(ATB-Fungus)(法国生物梅里埃),共5种抗真菌药物:依曲康哗(ITR)和伏立康唑(VR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5-氟胞嘧啶(5-FC)。二方法(一)细菌的培养及鉴定将痰,体液,组织,脓肿,侵入性操作标本无菌操作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中,35°C温箱培养24〜48h。将疑似真菌菌落直接涂片并革兰氏染色镜检,形态及染色符合酵母菌后,菌株使用API20CAUX进行鉴定。(二)药敏试验将细菌培养24h后,(质控菌株:白色念珠菌ATCC90028)打开AH0.85%氯化钠培养基,

6、制成2麦氏单位浊度的菌悬液,使用加样器吸取此菌悬液20μl到ATBF2培养基中混匀,使用ATB电子移液管在每个凹状杯中加入135μl混匀的ATBF2培养基,并设阴性对照,放入孵箱35°C孵育24h,取出药敏条后,按说明书读取药敏结果。三结果(一)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离情况酵母样真菌的种类很多,冇ft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乳洒念珠菌及法式念珠菌等。前五种为我院常见。本论文统计的324株酵母样真菌的菌种分布情况见表1。表1酵母样真菌感染分离情况讨论近

7、几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器官移植及新的介入手段的开展,酵母样真菌在临床的感染率逐年升高,故对酵母样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念珠菌是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真菌,致病性念珠菌有: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引起的疾病种类多,个别病致死率极高,如由心瓣膜手术而引发的念珠菌性心内膜炎[1】。白色念珠菌其构成比虽大于50%,但在逐年下降,而由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

8、珠菌)引起感染的发生率在逐年升高[2】。本论文白色念珠菌构成比是63.9%,依次为光滑念珠菌16.6%、热带念珠菌9.4%、近平滑念珠菌9.0%、克柔念珠菌3.4%、其它4.2%。与我院2009—2010年的耐药监测结果白色念珠菌构成比68.3%相比,亦有下降趋势。324株酵母样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所占比例为16.6%,与沈翠芬等报道22.3%旮差异,这可能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