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ID:28063583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1页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2页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3页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4页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李晓娟刘晓丽通讯作者金秀均刘璐璐侯伟丽康羽荆蕊籍嫱钱晋王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00102【摘要】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只合并糖尿病且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67例,给予自制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最后统计67例患者各种并发症的例数及比例。结果:67例患者经过自制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后,出现感染的患者1例,感染的发生率为1.5%,无血栓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发生率为0

2、.结论:自制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血栓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糖尿病;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77-02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中,糖尿病所占比例逐渐升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终末期肾病接受透析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也在逐年递增。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全身情况均较差,容易导致感染、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3、[1]。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高、血管弹性差、壁厚、穿刺点易感染、瘘管易堵塞等特性。有研究表明:血糖长期控制水平及血脂异常为糖尿病ESR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重要影响因素〔2〕;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糖尿病、高血压、高超滤量是内瘘失功的易患因素〔3)。避免高危因素的存在,早期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木血液净化中心2013年5月开始对合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自制新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科学的使用和保护患者的内瘘,减少了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合

4、并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奋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月合并糖尿病且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67例,年龄27〜80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27〜37岁11例,38〜48岁23例,49〜59岁16例,59〜69岁10例,70〜80岁7例。每周透析2〜3次,每次3.5〜4h,透析结束后规范压迫止血。1.2方法1.2.1成立内瘘护理小组成立血液净化中心内瘘护理小组,小组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组长由科

5、室年资高、ii穿刺技术好的主管护师担任,护士长任辅导员。1.2.2图片采集、建立患者内瘘档案病例入组后,对通路的吻合方式,血管情况进行归档。留取每一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前后、及拔针压迫的图片资料,用图片采集的方法对患者血管做前后比对,收集患者血管情况,每周一次。对于新使用的内瘘血管,血管较深、走向不太明确及血管迂曲、硬化较严重的血管,由组长及责任护士陪同患者做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血管走向、血管深度、血管内壁直径等做详细记录,并以作图的形式标示,建立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档案,便于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有规划性的管理。

6、1.2.3分析讨论针对每•-例患者的血管条件进行科室讨论,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包括穿刺部位的选择、轮换、血管的保护、护士穿刺的手法、拔针的手法、压迫的手法、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1.2.4护士培训1.2.4.1穿刺培训对全体护士进行培训,录影像资料,科室观看影像资料,并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方法,培训护士不同条件血管的穿刺手法。对于新的瘘管,因管壁薄而脆,要做好保护,故在最初几次穿刺时,最好是由奋经验的护士穿刺,穿刺吋应谨慎,仔细摸清血管走行的方向及血管深度,距吻合U较远处进针,应尽量做到一次成功;对于血管

7、条件较好,长且直,应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严格阶梯式穿刺;对于血管条件较差,内瘘位置偏高的患者,应注意穿刺血管的轮换,做好记录,做到有计划的使用血管;对于血管较深,走向不太明确的穿刺区域,虽有影响资料帮助,穿刺前仍要谨慎评估,止血带加压后,按揉图片指示血管部位,就可以摸清血管情况,根据超声指示血管直径及深度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保证穿刺成功率;对于血管迂曲,硬化较严重的血管,进针要考虑进针方向血管的长度,选择进针的长度,避免进针过长穿透血管壁;对于年老、皮下脂肪少,易滚动的血管,穿刺吋应注意血管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将针头斜面

8、转至朝下,防止血泵抽吸时血管壁贴到针头斜面上影响流量。1.2.4.2内瘘监测每次穿刺前应观察瘘管有无炎症、感染、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并触摸吻合U奋无震颤,如发现异常及吋通知医生并做出相砬的处理;监测内瘘是否通畅,如穿刺前和拔针后对内瘘口进行视、触、听,监测血管杂咅有无变化,一旦血管杂音发生变化或在透析中出现血流量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