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

ID:28066791

大小:48.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_第1页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_第2页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_第3页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_第4页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应实证探究【摘要】本文基于苏浙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是存在异质性的,并简要分析了导致苏浙货币异质性的原因。纵观全国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更加的巨大,诚然这样的异质性也更加明显。但是消除异质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再次基础上如何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才是我们的落脚点。【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一、引言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熨平经济波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协调区域经济运行时所起的作用

2、是不言而喻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中国经济无论在量还是质的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突出的矛盾也相伴而生,比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而这些差异恰恰违背了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即要求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部经济结构是均质的。因此,中央银行“一刀切”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值得商榷。这也就为学者从理论和实证去验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区域差异提供契机,从而为宏观政策制定者献言建策。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scott(1955)以纽约为中心往周围空间扩散时公开市场操

3、作的效果是否存在时滞性。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越发不平衡的大背景下,我国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非对称探索始于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李虹檠(2010)指出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正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使得货币政策存在区域差异。从以往文献中可以看出统一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通过使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将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统一货币政策下的效果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验证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以及深入探

4、索产生异质性的原因。本文第二部分总结概括西方及我国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的理论和检验成果,第三部分介绍本文使用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苏浙两省的异质性效应,第五部分简要分析苏浙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的原因和政策建议。二、文献综述国外已经有大量文献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做出了深入研究,可以为后进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这些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其一就是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效应;其二造成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Scott(1955)论证了公开市场操作会形成以纽约为中心

5、向外扩散的空间的传递时滞效应。Fielding和Shields(2⑻7)发现地区经济差异和人口差别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些特征包括该地区中对利率敏感的产业的比重、企业规模、金融机构规模、房屋价格、人口数量及结构因素等;他们认为国家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与金融结构的差异。TorbenW.Hendricks(2008)使用马可夫转换方法基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对欧洲中央银行所采取得统一的货币政策作用于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以及英国)产生的非对称效应进行研究。

6、他指出法国、德国、意大利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实施统一货币政策之前是同步的,而荷兰和英国的信贷传导渠道在实施这一政策前后存在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表明在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存在异质性的。这就进一步促使欧央行、欧盟委员会和一系列的政府组织积极推进欧盟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近些年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作了大量相关研究。常海滨(2⑻7)在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以及西北地区共计十三个省份具有不同的传导特征,并阐述了是由于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造成

7、了货币传导机制失效的主要原因。胡振华(2007)和王书华(2010)都以区域金融结构差异为基础定量分析了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胡振华认为不同省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是形成政策不对称的“罪魁祸首”,王书华更加详细的指出不同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存在应该为货币政策的异质性负主要责任。同样王铮(2010)、乔发栋(2011)通过将中国区划为不同的经济区域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对统一货币冲击对这些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分析,最终得出货币冲击对这些不同地区无论是初始方向、滞后时间还有运动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8、。王铮认为应该设立区域金融机构固化区域金融资源,同时货币当局应充分考虑地区间差异制定综合性货币政策,以避免单一货币政策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何丽娜(2012)在将我国区划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大区的基础之上,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步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的主要原因。三、数据的选取及其检验1.数据的选取本文以央行货币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