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ID:28074115

大小:6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_第1页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_第2页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及机制探讨孙慧玲山东省泰安市岱岳IX妇幼保健院271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9例子宫内膜增牛.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组两组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月经转归比例、似月经量比例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性激素FSH、LH及E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39/42

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31/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子宫内膜增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及性激素水平,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子宫内膜增生;疗效;作用机制子宫内膜增牛.的只体病因尚不明确,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即可康复,木文将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79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年龄在26-55岁之间,随机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平均年龄(34.6±2.9)岁,平

3、均病程(25.1±2.3)只,阴道平均流血时间(21.3±2.5)d,单纯增生患者17例,复合增生患者1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10例,对照组37例,平均年龄(32.9±2.8)岁,平均病程(22.7±2.6)月,阴道平均流血时间(19.6±2.3)d,单纯增生患者15例,复合增生患者14例,不典型增生患者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西医疗法治疗,患者U服安宫黄体酮和妇科千金胶囊,安宫黄体酮U服10mg,2次/d,3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妇科千金胶

4、囊口服2粒,3次/d,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在口服安宫黄体酮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医临床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肾虚型、血热型、脾虚型、痰湿型及血瘀型五类,肾虚型给予自拟益肾调经、活血祛瘀汤剂,组方为熟地、菟丝子、山药、红花、山茱萸、杜仲、茯苓、白芍、当归、川芎、枸杞子、桃仁,血热型给予自拟的清热和营、活血祛瘀汤剂,组方为桃仁、牛膝、红花、桔梗、当归、丹参、生地、枳壳、赤芍、甘草、川芎、丹皮、柴胡,脾虚型给予自拟的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汤剂,组方为当归、香附、赤芍、丹皮、川;、枳壳、桃仁、灵脂、红花、元胡、炙甘草、乌药,痰湿型给予自拟的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汤剂,组方为小茴香、川芎、干姜、

5、蒲黄、元胡、官桂、灵脂、当归、没药、赤芍,血瘀型给予自拟的益气补阳、活血袪瘀汤剂,组方为补骨脂、黄芪、桃仁、当归、姜半夏、赤芍、红花、地龙、乳香、川芎,不同症型患者均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1]。1.3观察指标观察组两组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月经情况分为月经转归百分比及月经量,月经量分为大于月经量、似月经量及小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采用B超检测,性激素检测指标包括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根据以上观察指标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即指患者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性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小于12mm,治疗后4周未见复发,有效即指月经周期、

6、月经量等基本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治疗前降低明显,无效即指上述观察指标无变化,将治愈及冇效视为临床总有效率[2]。1.4统计学方法釆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0.05吋表示组间差异显著。2结果2.1两组临床诊疗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月经转归比例、似月经量比例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可根据患者不同中医临床症状及病因采取不同药物治疗,其治疗主导思想符合当前个性化治疗的趋势,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月经转归情况、子

7、宫内膜厚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进而表现为观察组临床总奋效率高达92.9%,而对照组总奋效率仅为83.8%,由此说明,中医辨证施治能根据具体病因及症状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由此可获得更加理性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周征,雷洁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1059-1061.[2】孙清,杨兴升,何淼龙,等.不同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