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

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

ID:28085600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_第1页
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_第2页
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球与地图教学之我见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辛兴初中王德英邮政编码262218初一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尤其是地球的认识是难点中的难点。这个内容编排在前面,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初一学生来说确实是有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用直观教学法,最直观、最形象、最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易学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木知识。首先,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准备一个地球仪。在教学过程中用地球仪做演示。还好做了课件,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到地球转动不是直着身子的,而是成一定夹角的。尽量给学生形成一个很直观

2、的印象。其次,在讲之前就和学生说明白,这部分知识比较难的,但是也不要有什么压力。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没听懂经过后面复习也会慢慢弄懂的。所以在讲这部分内容是,我总是提醒学牛.不要遗留问题,有问题及时清除。如果现在就积累问题以后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爬山的过程,越来越难走。如果有问题及时弄清楚了,以后学习就会一帆风顺,游刃有余。第三,多做多练,效果明显。地理也要多做练习,多做练习才能发现问题,及时发现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经纬M有关练习要多做。所以我们在编这章的习案是题量比其他章节的多些。

3、题型也是多样的,有填空题,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第四,木章知识点多、抽象。空间概念强。学生理解有难度。我们在没有更好的方法的情况下只能是放慢速度,如果这里赶得太急,一是造成学生跟不上,学习太吃力,二是学生没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那以后的成绩是可以想象到得。三是以后课堂中师生互动很难配合的相当融洽。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一般,甚至不佳。另外,在教学中师生要重视地图的应用。要认识到地图是形象的、内涵丰富的地理知识的表达方式,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注重地图的应用,可避免读死书的现象,有利

4、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应用,并有助于学生的地理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本节课相关的各种图幅,交给学生读图的技巧和绘图的方法。第一步,教给学生判断地图类型的方法,一幅地图学生首先应该高清楚是什么类型的地图。如中国地形图、中国气温分布图。第二步,使学生能从各种图示中所附着的知识信息,并适当进行加工,完成由地图到知识信息的转移。第三步,进行填图、绘图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形成绘图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如绘制气温图,将一年中各月的气温平均数值和月平均降水量

5、的数据,绘制成一幅某地气候图:或分析气候图,通过分析图中年气温变化和年降水量变化,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要整合地图,实施课堂教学。既然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地理现象和分布都能以地图为载体呈现,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在利用地图吋教师应对各种图幅如课本插图、教学挂图、新闻图片及多媒体动感图幅进行整合,以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地理景观图的应用、热带雨林的景观、基督教代表建筑物、东南亚的高架屋,我国黄上高原的窑洞、云南丽江古城等景观的欣赏,都能让学生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

6、趣。注重课堂图示法利用。地图是地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综合体现和浓缩。在教学中恰当使用图示法对学生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很有裨益,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三种图示法是:(1)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的分析,可以认识图中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观图分析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特点。(2)图文互换法。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但在地图上就脉络清晰,井然有序。例如,初中地理难点,地球运动特点和意义,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理解。(3)地图叠加法。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往往冇着密切的联系

7、,把奋因果关系的图叠加,便于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成因。总之,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图的应用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初中地理教学重视地图应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挖掘地图隐含的知识信息,在课堂上采用相砬的图示法,争取教学效果,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