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ID:28091215

大小:16.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_第1页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_第2页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_第3页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的抗病毒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实验组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参照组患者行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检出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

2、VDNA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HBVDNA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恩替卡韦具有较优的抑制HBV复制作用,服用两种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较相近,经研究可将恩替卡韦用作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药物。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作用;安全性  DOI://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最关键的就是抗病毒作用,在患者的自身条

3、件允许下时,均可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往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均具有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但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其属于鸟嘌呤核苷类,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

4、择本院XX年8月~XX年8月收治的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0例,女7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岁。参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100mg/次,1次/d。  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经48~96周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予以定期随访。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的检出

5、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患者体内指标进行测定,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为阴性,乙型肝炎E抗体呈阳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的HBVDNA水平进行检测,需<300copies/ml,谷丙转氨酶为正常,以上指标需保持24周以上。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

6、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的检出例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HBVDNA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7、。  3讨论  经相关研究显示,恩替卡韦对HBV具有较优的抑制作用,可抑制HBV聚合酶的全部环节,与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相似,仅对HBVDNA其复制起抑制作用,但不能有效的清除细胞内HBV,因此不能明显的提高HBeAg的转换[2,3]。恩替卡韦具有较长的抗病毒时间,而拉米夫定在抗病毒过程中容易出现反跳,因此使其病毒耐药性增加,使临床效果降低[4-7]。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HBVDNA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参照组患者的

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