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

ID:28092502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_第1页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_第2页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_第3页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知识内化”的高三物理试卷讲评策略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试卷讲评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复习的实效,笔者认为高考临近,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有效回顾知识外,更重要的要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屮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为高考拿分服务.如何做到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一、引导学生思维建模思维是解题的利器,思维不顺则再简单的问题也难以突破,如果思维理顺了,那么难题可以化解为简单的问题,实现大题小作,有效突破.例1如图1所示,在x〈0的区域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倾斜直线0M的下方和第四象限内存在垂

2、直纸面句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自电场中的P点沿x轴正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坐标原点0进入匀强磁场,经磁场偏转后垂直于y轴从N点回到电场区域,并恰能返回P点.已知P点绝标为(-L,32L),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O,不计粒子重力.求:(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N点的坐标;(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讲评环节1细致审题,建立模型这是一个典型的例题,不过对于学生而言,初看觉得很难,感觉无从下手,怎么办?笔者引导学生对题干多次阅读,通过细致地审题,完成“思维建模”过程,①带电粒子从P—0过程建模类平抛运动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过程建模匀速圆周运动③带电粒子从出

3、磁场一N过程建模匀速直线运动④带电粒子从N—P过程建模类平抛运动讲评环节2规范解答过程(1)设粒子从P到0时间为t,加速度为a,则1^¥0132L=12at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ma,由以上三式,可解得E=3mv20qL;(2)设粒子运动到N点时速度为v,则v=v20+2aX32L=2v0,所以粒子从N到P的时间V=12t,沿y轴位移h=12at'2:38L,因此N点坐标为(0,538L);(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设半径为R,粒子在0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为30°,由几何关系可知R+Rsin30°:538L,又因为qvB=mv2R,解得B=83mv05

4、qL.讲评环节3反思解题技巧一道习题的解决不应该是习题讲评的终点,在问题解决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总结与反思,比如例1的解决,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学生能够得到如图3所示的4个层次的解题技巧,能总结出解题技巧,这是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的进步和发展.二、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物理规律、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其关键是把图象与具体的物理情境结合,并结合斜率、特殊点等的物理意义,确定能从图象中反馈出来哪些有用信息并结合物理规律、公式求解,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反思获得在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的一般思路.例2水T地面上有一运动的一长木板,在t=0时刻将一质量与长木

5、板相等的物块无初速度轻放到木板上,接着记录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得到如图4所示的v-t图象.已知物块始终在木板上,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而间均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子滑动摩擦力,(g=10m/s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檫因数;(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人小.讲评环节1细致审题,获取信息(1)读题:(2)读图:讲评环节2数形结合,理顺思路讲评环节3规范解答(1)在tl=0.5s时,由v-t图象可知二者速度均为vl=lm/s,设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l和a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al=vltl(

6、1)a2=v0~vltl(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有ulmg=mal(3)对木板有ulmg+2p2mg=ma2(4)联立(1)〜(4)得联立力程得P1=0.2,P2=0.3.(1)tl时刻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阻碍木板运动,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方向.设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l'和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物块有FfzmaP,对木板有2p2mg-Ff=ma2',假设物块相对木板静止,即Ffplmg,与假设矛盾,所以物块相对木板向前减速滑动,而不是与木板共同运动,物块加速度大小al'=al=2m/s2.物块的v-t图象如图5所示.此

7、过程木板的加速度a2'=2u2g-ulg二4m/s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物块和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xl=v212al+v212al'=0.5m;x2=v0+vl2tl+v212a2'=138m,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为x=x2-xl=l.125m.讲评环节4反思解题技巧例2问题的解决在问题情景的处理上除了耍提取试题的文字信息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习题中的图像进行细致地分析与总结,通过审题和读图找到数、形关系,数形结合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完成问题的求解,最后再冋到图像,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