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讲要.doc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

ID:28105891

大小:10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8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_第1页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_第2页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_第3页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_第4页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识规矩颂》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識規矩頌》講要釋淨照編.2005/1/30.修訂.2005/5/14《八識規矩頌》頌文                唐 三藏法師 玄奘 作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恆審思

2、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性惟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甲、頌題大意:八識:眾生在三界中,一切活動和受用,皆不離識,故說「萬法唯識」。識有   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   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規矩:規以正圓,矩以正方,規矩有法則、軌範之意。八識在眾生位上或修行   位上,皆有法則,故說八識

3、規矩。頌:一種文字體裁,常以四句為一首,每句有四、五、六、七字等,造頌的目  的是便於讀誦、記憶。乙、頌主略歷:  本頌是玄奘大師作,師精通經、律、論三藏,故稱三藏法師。師生於隋代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俗姓陳,名褘,河南偃師縣人。十三歲於洛陽淨土寺出家,聽學經論,亦通達儒道百家典籍。  曾親近慧景、道基法師等學習經論。於唐武德五年(西元622年)受具足戒,又學律部。後復親近道深法師學《成實論》,道岳法師學《俱舍論》,又聽法常、僧辯講《攝大乘論》。因慨嘆眾師的論點不一,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可適從,乃誓遊天竺,以問惑辨疑。  於貞觀三年(西元629年)西行,孤身涉險,歷盡艱難。遂留學那爛

4、陀寺,入戒賢論師門下,習《瑜伽師地論》、《俱舍論》等。其後,遍遊五天竺,歷謁名賢,叩詢請益,尋求梵本。再還那爛陀寺,依戒賢論師之命,講《攝大乘論》等。時有師子光駁師之說,師會通中觀、瑜伽二宗,作《會宗論》破斥之,因而盛名遠播,受戒日王等崇重禮謁。  於貞觀十七年,師正式向戒日王告辭歸國。在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請回佛經梵文原典六五七部、佛像及佛舍利等。為太宗、高宗所欽重,助其譯經,建長安譯經院;師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等處譯經,凡十九年,共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大毘婆沙論》、《俱舍論》、《攝大乘論》等,並糅集十大論師的釋論,譯造《成唯識論》

5、。又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內載西域、印度、錫蘭等一三八國之歷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富有極高之價值。  師於麟德元年(西元664年)二月五日示寂,世壽六十五。高宗追諡「大遍覺」之號。敕建靈塔於樊川北原。丙、頌文講要:一、前言:八識規矩頌,將八識分成四類說明:第一類是前五識,第二類是第六識,第三類是第七識,第四類是第八識。每一類用三頌說明,共有十二頌。在每類三頌中,前二頌說明有漏雜染識,後一頌說明無漏清淨識。今另成一種組織來說明:一、順轉雜染分:(1)第六識,(2)前五識,(3)第八識,(4)第七識。 二、逆轉清淨分:(1)第六識,(2)第七識,(3)第八識,(4)前五識。 

6、 為什麼要依這種程序講呢?依轉凡成聖的次第,先說雜染分,後說清淨分。於雜染分上,順凡夫的心理,以粗顯易知的為出發點,然後一層深進一層,說到深奧微細難知的,故名順轉雜染分;順轉,是順於凡夫平時轉向外境的心而說。因為人類平常較能覺察第六識,如各種思想、感情等心理作用。因為前五識與第六意識,俱時生起現行,才能了別五塵境,如眼識與意識同時現行,就能了色塵相,乃至身識與意識同時現行,才能了觸塵相,所以第二類明前五識。前五識與第六識俱時所了別的六境相,不是憑空而有的。若不許在識外有境,這境依何識而有呢?故進一層的推論,要說到第八識。前五識所緣的器世間相,是第八識所變,所謂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都是第八識的

7、相分。從第八識的變現上說,本是交互相遍,同類相似的;如我們能同見一種色,同聞一種聲,但甲和乙所領受的境相不同,而是相似變現,自變自緣。第八識既交互相遍,同類相似,故沒有絕對自他、物我的隔別。但有情卻有自他、物我的隔別,於是以自我為中心,要求自我的保存、自我的殊勝,就彼此鬥爭。為什麼?第七識的功能也。    於清淨分上,是將凡夫平常的心轉向內識而證清淨,故名逆轉清淨分。怎樣能轉向清淨呢?先從第六識用功,將染識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