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

ID:28132918

大小:30.5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_第1页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_第2页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_第3页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_第4页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原创首发]赵红军谈中医之:如何学医(含推荐医家与书目)行医18年,临证之时,仍战战兢兢,恐有所遗漏;稍有闲暇,秉烛夜读,求日有所进。在此就谈谈自己对于如何学医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启迪。学医难,难也不难!难得是不知道从何学起!学医就好像是攻坚打战,战略问题确立了,战术问题迎刃而解。要长途行军走路,目标一旦确立,路径的选择很要紧。这个路径就是学医的思路问题。这个思路就是在学医之初,首先对于中医的认识论、方法论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1、中医之“中”即是“中和”、“中庸之道”。我在临证这18年

2、深切感觉到中和思想对于学医、行医的重要性。这两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义非凡,如能贯穿施行,即已登堂入室。中国古代哲学崇尚“和”的观念,中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做学问做事情贵在不偏不斜,符合中庸之道。阴阳学说讲对待,太极含三为一,此乃对立统一;阴阳学说讲流行,万事万物既有相克,又有相生,和谐流行。如能体现于中医上,即可称之为良医。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古至今如此!我每读各家著作,常常掩卷而思:为什么中医会派别林立?辨别各家观点正误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众多的中医学子。

3、我最终从《黄帝内经》里我找到了答案。《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今人对于阴阳五行的理解多已偏离古代哲学的本义。阴阳虽讲对立,更讲统一;五行虽讲对待,更讲流行。阴阳五行看似分,实则更重在合。藏象学说:受西方哲学和西医的影响,今天教材所讲的藏象学说,脏腑的功能被教条化和程式化。教材讲述重在脏腑之器而忽视了其象的内涵。即就是具体脏腑功能的论述,教材亦多有含糊不清和谬误。如心主神明之解释,教材把神明解释为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明显背离内经本义,这就为西医和不怀好意的人攻击中医为伪科学落下口实。再如三焦的概念、命门的概念等等,在对于

4、概念的理解上尚且昏昏不清,其它就可想而知了。而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精读内经原文,除此而外别无良法。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础理论,这是中医振兴的必由之路。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其实是各有专长,亦各有所偏。张子和“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他极力推崇的“汗吐下”三法真能包治百病吗?实质上这三法所治皆为实证,或者是虚证在病程中出现“实”的某一阶段而已,并不能以这三法去应对纷繁复杂的“寒热虚实”诸般证侯。刘河间从火热理论,善用寒凉,三黄芩、连、柏,龙胆草等药他可以信手拈来,寒凉之药耗伤津液、阻遏阳气,今

5、天我们对此已有更为深切的认识。李东垣重视脾升,多用风药以升阳气,然风药辛燥,过用则耗气伤津;叶天士重视胃阴,多用阴柔以资化源,然柔润滋腻则阻遏阳气。赵献可倡温补,作《医贯》,徐大椿随即起而攻之,作《医贯贬》,大斥其非。薛生白居“扫叶庐”,叶天士住“踏雪庄”,学术观点势同冰炭,对立以至于!各家学说分开来各有所长、各有所偏,然合起来看实则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什么是良医?能无所偏即是良医。能在临证之际,尽弃门户之见,一切从病情实际出发,准确辩证,对证下药,就是一名很合格的好中医了。看看我们论坛上的医案,看看自己平日

6、了的处方,各位不妨统计一下,一年下来有多少张处方,用了多少味药,各占了百分之多少,自己有没有偏?某些一辈子就靠一两个所谓验方混日子的,难道一辈子就是看的一种证型的病,一个处方可以包治百病吗?再近看今天炙手可热的火神派著作,其学术观点的是是非非,答案是不言自明的。2、中医是宏观的、辩证的医学。中医是一门宏观医学,只有整体辩证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真正精髓。中医和西医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人体好像黑箱,“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医者望闻问切,参合种种外在的征象,最终从宏观整体

7、上把握疾病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中医、运用中医临床之时要尊重这个规律,不能把人体肢解成七零八碎、分解成若干断面来看待,否则尽失中医之旨。中医的辩证论治应该是整体的、宏观的辩证。许进京老师说过:“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疾病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至始至终有它的连贯性。我们现行的中医教材恰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教材把病和人割裂了开来,把局部的病症和全身的症状孤立起来,把病的前后演变视而不见;就好像做CT一样,只看到了一个个的断面,而没有把这些断面有机的贯串起来,因此得不

8、到疾病整体和本质的认知。我把中医的辨证论治分为大辩证和小辩证两种类型。所谓大辩证就是宏观整体的动态辩证,整体辩证和局部辩证(或者叫做小辩证、辨病论治)不同,整体辩证立足于人的全部,从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人身整体的各个方面寻求所有的“阳性”体征,它治疗的是患病的“人”,也就是“不治病而治人”,这才是正宗的中医辨证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们今天临床上似乎已经丧失殆尽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