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

ID:28193413

大小:82.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_第1页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_第2页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_第3页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_第4页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吴宓、吴芳吉编辑思想比较摘要作为杂志编辑,“学衡派”学者吴宓主编《学衡》和《大公报?文学副刊》,与吴宓“交道义”的“新诗”诗人吴芳吉主编了《新群》和《湘君》。二人基子丰富的编辑实践和对舆论界的熟知,从而其所编辑的杂志有明确的编辑宗旨和独特的风格,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浸淫,二人非常强调编辑的职业操守,要求以道德为本。当然他们所办的杂志在内容和风格上又各具特色。关键词吴芳吉;吴宓;编辑思想;比较吴芳吉(1896—1932),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今重庆市江津县人。吴芳吉和“学衡派”学者吴宓,自1911年考取清华留美幼童始,两人有长达

2、20年的真挚交游,后在清华风潮中,吴芳吉因言论激烈而被革,尽管两人处境迥异,但吴宓在生活上和学业上皆给予吴芳吉以帮助,“蒙君不弃,忘我贱贫。家不自给,养我之亲”,“多君教诲,养性守真”(《北望行》)。二人在文学上都有丰硕的创作,特别是诗歌,被时人称为“两吴生”(柳诒徽《两吴生集序》)。当然二人又是杂志编辑,吴宓主编《学衡》和《大公报?文学副刊》,吴芳吉主编了《新群》和《湘君》。吴芳吉“白定年表》载,1922年:“长兄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某因创《湘君》应之。然两者精祌里同,旨趣各异。《湘君》注重创作,《学衡》多事批评;《湘君》但载词章,《学

3、衡》复及义理;《湘君》之气象活泼,《学衡》之态度谨严;《湘君》之性于浪漫,《学衡》中人恪守典则。《湘君》意在自愉,《学衡》存心救世。”作为杂志,二者所谓的“精神同”,即批评新文学之失,即吴宓所谓的“持正论而辟邪说”、“树风声而遏横流”(第二册),吴芳吉所谓的“出杂志以矫正伪新派文学之失”(《湘居》),在办刊宗旨上相呼应。并且在具体的编辑工作屮相互扶持,如吴芳吉为《学衡》积极撰稿,而吴宓曾在其执教的东南大学学生中推销《湘君》第二期,当然他们所办的杂志在内容和风格上乂各具特色。一、丰富的编辑实践和对舆论界的熟知吴宓对报业有着长期而执著的追求,尽管

4、经过几经波折。1915年2月24曰的日记巾载,确立以“印刷杂志”为志业理想:“而后造成一是学说,发挥国有文明,沟通东西事理,以熔铸风俗、改进道德、引导社会。虽成功不敢期,窃愿常自勉也。”(第一册)吴宓主编《学衡》和《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发表了一大批具有影响的文章,既有对新文化运动强烈反对的论文,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透彻研宄和对西方文化少介的译文,如刘永济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影响甚广。吴芳吉的编辑生涯亦较丰富,曾在上海右文社及文明书局做过校对,任四川《强国报》编辑,为《新人》、《太平洋杂志》撰稿,主编《新群》和《湘君》,又是《学衡》较为重要的

5、撰稿人之一。二人对所编辑的杂志主旨的定位,源于其对舆论界的熟悉和分析。据《吴宓自编年谱》载,留学美国而回国执教于东南大学的梅光迪,邀请吴宓创办杂志,反驳胡适和陈独秀所开启的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于是遂有《学衡》的问世。吴宓曾分析“与《学衡》杂志敌对者”,有上海“文学研究会”之茅盾一派,上海《民国曰报》副刊《学灯》之编辑邵力子一派,至于上海“创造社”郭沬若一派,则在1923年始兴起,故与《学衡》杂志无直接对辩及论争;“若其赞同《学衡》者”,首有上海《屮华新报》主笔张季鸾,又有日本研读汉文书籍而志在维持儒学的团体。据吴芳吉笔记载,吴芳吉对当时的文

6、化运动和舆论界熟知而有自己的认识,如1920年1月14日《昨年之一般舆论界》重点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结和反思;而1920年3月3号的日记中,则重点分析当时的报纸杂志的相关情况,内容包括(1)昨年所出著名之杂志(包括报名、出版机关、销数),如《新青年》,北京大学一部分教员,七千;《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五干。(2)舆论界中之比较能作文者,如《新青年》胡适、蒋梦麟、陈独秀、钱玄同、李守常;《少年屮国》的魏嗣銮、宗伯华。二、明确的杂志编辑宗旨和独特的风格《学衡》的宗旨是:“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不偏

7、不党,不激不随。”特别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是《学衡》创办79期的特色,要求对国学以切实工夫而为精确研究,追溯源流,著其旨要;对西学博及群书,深窥底奥,市慎取《新群》宗旨为“研宂社会主义及鼓吹地方自治”,受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吴芳吉在政治上极力鼓吹地方自治,且强调杂志和政治宣传的紧密联系,为了办好刊物,还广泛联系同仁,有所谓的“同业携手杂志”,有《建设》、《新青年》、《新潮》、《新教育》、《少年中国》、《少年世界》、《解放与改造》等(《昨年纪事》)。《湘君》的宗旨上承《新群》,当然在实际的编发过程屮,又表现出对屮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8、。吴芳吉1920年入湘,任长沙德明中学教员,兼任《湘君》文艺季刊编辑,居其地凡五载,吴宓认为,“此数年中,君广读古书,为君一生学问进步最多之时期”(《吴芳吉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