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ID:2211513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_第1页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_第2页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_第3页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_第4页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宓高等教育思想探析摘要:吴宓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红学专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代教育家。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吴宓无疑是思想上特立独行之人。曾经留学哈佛的他回国后大力提倡“人文主义教育”,主张以文教立国,培养“会通中西”博雅人才的精英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保存中国国粹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吴宓人文主义教育精英教育    吴宓(1894—1978),又名玉衡、陀曼,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被称为著名学者、诗人、红学专家、比较文学开拓者。然而他一生真正长期从事的却是教育,教育是吴宓一生最根本的职业,他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本文拟对吴宓的高等教

2、育思想作出梳理与介绍。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盛行的时代,吴宓从关注人的需要出发的教育思想可以作为今日教育工的提醒。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生在关中地带的吴宓,从小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对儒家思想甚是推崇。少年时期留学美国,师从于美国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白璧德反对人道主义和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认为此种人本主义导致了卢梭的物本主义和自然主义。因此,提出了“新人文主义”,主张重建“人事之律”。吴宓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他认为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日益发达,物本主义昌盛,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之律”,追求物质利益,重视物

3、质享受。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日渐趋向功利主义,以单纯的物质需求为导向,学校过度注重职业知识和谋生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健全人格的造就。因此,吴宓将新人文主义作为救世之道的唯一良方,在《论事之标准》一文中,他说:“今日救时之道,端在不用宗教,而以人文主义救科学与自然主义之流弊也。吾对于社会、政治、宗教、教育诸问题之意见,无不由此一标准推衍而得。”[1]  吴宓认为教育是有关人的灵魂的事业。大学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吴宓对人文教育的解释为:“教人以所以为人之道,与纯教物质之律者相对而言。”[2]人类的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多方面,教育要使受教育者适应

4、诸多方面生活的潜能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从而实现美满的人生,即教育的功能归结为二:一是养成学习处事的能力;二是养成修身的旨趣与习惯。二者并重,缺一不可。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了解物质的和人生社会的世界,参与并享受思想和感情的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成人格的完善,达成人性的全面发展。在吴宓看来,没有人格的修养和完善,没有人性的全面发展,便谈不上教育。因此吴宓认为人才不仅要具有渊博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  怎样进行人文教育呢?吴宓通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美育教育来达到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学生人格。

5、他不仅喜欢作诗,而且高度推崇诗歌的价值。他谈道:“盖诗之功用,在造成品德,激发感情,砥砺志节,宏拓怀抱,使读之者,精神根本,实受其益。”[3]吴宓还开设了《文学与人生》课程,选择反映人生真实生活,“文以载道”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经典读本,挖掘中外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把它看作建成现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实现人格教育的根本。吴宓通过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来达到解释真理和教化的功用。文学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用——“感化之功用”。文学能够“载道”或“布道”,文学具有情感性和形象性,它对社会生活通过审美的艺术效果反映出来,其丰富的真理思想寓于情感

6、和形象之中。文学的这种特殊本质使得它凭借真挚的情感、鲜明的形象,以潜移默化的审美享受的形式,作用于欣赏主体即读者的精神世界,通过“感化”而非“教训”的方式来达到塑造个人,改变社会的教育作用。吴宓通过经典的小说来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启迪和改变。  吴宓通过文学来对个人进行道德教育思想和其教学实践,表明吴宓作为一个注重人的道德的教育者,准确把握了对教育的育人功能,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更加幸福的生活。惟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独立并完全的人。  二、“造就专门人才”的精英教育  吴宓认为大

7、学阶段应该进行精英教育。他在谈到大学的理想时,明确指出:“大学教育是要造就出类拔萃的领袖人才,而非一种普及教育。”[4]有着哈佛大学学术背景的吴宓,自然会受到哈佛大学古典精英教育办学理念的影响。古典主义的精英教育观,其内涵表现为制定国家化人才标准,为在治理国家和发展学术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准备。精英的要求有二:一是知识层面的精;二是思想层面的精。吴宓要培养的是既了解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又通晓心灵之学的全面发展的通才。国家的领袖人才和学术精英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人文底蕴,又要有高尚的情操。  在创办和制订清华国学院时,吴宓在《研究院章程》中,明确提出国学院

8、的办学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造就专门人才”,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者”[5]。吴宓开宗明义地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