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ID:28219564

大小:5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1页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2页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3页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贵州省贞丰县民族中学毛棋正【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自觉的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精祌、积极思考的行为。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牛.为主体,既要加强学牛.基础性学习能力,乂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220.46【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16

2、-0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只体的目标,就是培养、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独立思考者、主动创新者、自主学习者。其中数学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的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不能再停留在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和反复练习为主的方式,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

3、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让每个学牛.体验到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创设情境,营造积极自主参与氛围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異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学中积极创建教学情境,有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便能使学生自主地调动出内部的东两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对问题深入地理解。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及问题,呈现一元二次方程是怎样产生的,设计一个简单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应

4、用问题,让学生了解这种未知方程的产生,是人们在解决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所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之一,这可以激发学生尝试列方程和解答问题的欲望。如: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冋?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在次数、系数、方程解、表达形式的各种区别和联系,掌握一般方程的转化。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它的原理是什么?又如:圆心角定理及推论的教学和问题呈现,通过作圆(同圆或等圆)和作其中两个相等的圆心角,比较所对的弦、弧、弦心距的大小关系。通过作圆和作其中两条相等的弦,比较两个圆心角的大小关系。通过圆中作长度不同的弦,比较弦心距

5、、圆心角的大小关系。对同圆和等圆中的两个圆心角和它所对松的两条弦、两条弧、两条弦心距这四对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测和证明。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每位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二、学以致用,才能学得既主动又轻松教学吋不要把学生死死地捆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死记那些他们认为很枯燥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A)心理规律尽可能选他们乐于接受的,奋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如给数学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例如

6、,有的家庭有定期存折,以此为依据让学生计算家中存折到期后的利息,等家长取钱吋是不是相符。并且也可以小组讨论这种方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自主学>J、探索创新”两大方面,将学习活动置于社会生活问题之中,巧妙地把应用题变为对话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学生不仅学得好,而且也为他们以后到社会上去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打好基础。三、启发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初中数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

7、对话。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作为主线,以学生探索学习作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时机、方式、方法等都值得重视,例如当学生的思考遇到障碍时,当学生不按教师的本意活动时,教师应当如何来引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J惯,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启发与诱导,要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以便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吋,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比不想好,想得不对没关系,这是求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错误想法的修正,新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也就获得了。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吋

8、,可结合讲桌上摆放的粉笔盒、词典、篮球、象祺、六角螺母、魔方、易拉罐、卷简冰激凌盒、三棱镜、玻璃棒等学生熟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