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ID:28273814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_第1页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_第2页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_第3页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_第4页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一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周申才付瑶刘小年曾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530007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分析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在存在的问题,阐述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一条合适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广西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真正形成培养具有广西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满足企业人才能力需求等,受到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积

2、极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校企合作在实际的合作过场中,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企业的合理利益等各方面本身诉求存在客观、主观、社会现实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积极主动调查深化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和研究探索解决对策,探索一条合适广西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模式,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多样性和合理性,推动广西高职院校更好开展人才培养步伐,更好服务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现状调查情况分析为了解广西区域学校、学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及合作情况,课题组主要采取课题问卷调查和走访访谈、座谈等方式展开调查和研究,从近期的调查数据及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访谈的

3、情况来看,广西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有一定的基础,100%的高职院校都有过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但合作过程屮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1.学校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本质的认识差异。从调查显示开展校企合作对学校的重要性屮,非常重要占88%,对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非常愿意占77.9%,并能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是为自己的企业发展所用,只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动力。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是自负盈亏单位,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首先是考虑合作成本,尤其是管理成本、风险成本和生

4、产成本,如吃住费用、生产效率低、废品过多、事故安全发生等问题,没有把校企合作中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形成深度合作。由于广西本身处在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企业的市场活力和企业经济发展不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80.6%以签订实质内容不强的合作协议,企业认为只要签了协议就是对学校的支持。学校则简单地把学生推到企业实习,缺少对企业在学生培养的内容、项目、检查与考评的总体设计,没有进行有效的实习监控。4•政府缺乏合理有效落实校企合作政策与法规。从调查中发现,制约企业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缺少有关鼓励,没有让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获得相应的实际性利益。5•校企合作中企业

5、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意识。占83%的广西高职院校都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或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占93%的学生认为从个人的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上渴望在校企合作中学习,得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自己的能力提升。广西的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中,没有较为充裕的资金支付实习费用,企业也没有把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当成-种社会责任。二、现状存在问题分析1•广西区域本身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也造成广西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和方法跟不上发达地区的办学思路和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本是理所当然的双赢合作模式,但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常带来一些现实问题,增加了企业因学生不当操作引起的安全风险,实习期间的

6、师生的食宿和劳动报酬问题等问题。1.学生个性比较强,诚信缺失,造成企业人才培养成材后不能有效留住人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开展了在企业顶岗实习1年的“2+1”教学模式,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培养学生,但有少数学生在企业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后,还没有到毕业就于中途辞职,学生参与“2+1”教学模式班的承诺失信,造成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损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从而使校企合作进入非常尴尬的局面。1.缺乏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虑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后,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培养的人才不能留住,成为为人作嫁衣的尴尬。虽然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

7、、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渠道之一,但若不能互利双赢,合作关系就很难长久保持。三、深化高职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随着广西“工业兴桂”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和资本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实施,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正在向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快速流动,广西工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形成具有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学校需要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