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

ID:28277589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_第1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_第2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高海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摘要】目的: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对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与心脏再同步治疗。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液体潴留、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恢复电解质平衡,使机体有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非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43-02慢性心

2、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泵功能的衰退,往往还同时伴有肾脏、肺脏、肝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异常,影响心衰的病程和预后。因此,早期发现及处理与心衰相伴随的其他脏器损害,是治疗心衰患者过程中与改善心功能同等重要的措施。因此,肾脏的储备功能如何,在评估心衰患者预后、制定治疗措施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下面将慢性心力衰渴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药物治疗分析汇报如下。1.血液净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正规的内科治疗如长时间不能缓解症状,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肾脏长时间处于持续低灌注状态,很容易合并肾功能不全。此

3、时由于肾脏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能力受到破坏,机体很容易发牛液体潴留,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低钠低氯血症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心力衰渴加重,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慢性心力衰渴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少尿甚至无尿,使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渴和肾功能不全的药物很难发挥治疗作用。此时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清除液体潴留、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恢复电解质平衡,去除代谢废物,从而使心脏工作的内环境得以改善,肾脏能有吋间进行休息调整,打破心肾功能不全的恶性循

4、环,使机体有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平衡。有文献报道,对传统治疗方法不敏感的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可以缓慢清除大量的水钠负荷,明显减轻心脏前负荷,能够提高疗效,提高院内生存率。但是必须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血液净化方案,确定适当的血流量、超滤量、超滤时间、超滤间隔,将患者血容量的波动限制到最小范围内,单位时间内超滤脱水量均衡,防止短时间内脱水过多过快,血容量减少过快,使心排血量减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使心、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血压、血容量及透析相关并发症。2.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5、随病情严重而旱现恶化趋势。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通过起搏器技术,恢复双心室收缩舒张的正常顺序,加快左室压力上升速率,增加心排血量并改善左室压力容积曲线,达到纠正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不协调从而改善左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相当部分CRT治疗可以产生左心室逆向重构,捉高患者乍存质量,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CRT能显著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便可以改善肾脏的灌注,降低心力衰竭所诱发的神经内分泌的活化,减轻钠水潴留,遏制肾功能恶化的进程。

6、国内亦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浆肌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CRT组治疗后肾功能恶化的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浆肌酹恶化的进程显著慢于非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提示CRT可能阻止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当然,CHF患者并非均适合于CRT,故严格规范CRT的适应证是十分必要的。3•讨论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衰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是引起肾功能恶化以致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肾功能不全也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加重的原因之一,或为其

7、独立因素。尿毒症对心肌有直接损害作用。其机制包括贫血、高血压、水钠潴留、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以及氧化应激等。其中贫血与慢性心、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当慢性肾衰竭患者内生肌酹清除率达50ml/min吋,血红蛋白(Hb)开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GFR)每1.73m2下降10ml/min,血细胞比容(HCT)下降3%。慢性肾衰竭导致肾性性贫血的原因为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铁摄入减少,失血,红细胞生存吋间缩短,叶酸缺乏,蛋白质缺乏以及尿壽症壽素对骨髓的抑制。贫血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互作用,互

8、为因果。贫血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贫血时机体的血流动力学调节包括全身动脉扩张、血管阻力下降和心脏后负荷下降,从而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贫血还可导致血液黏滞度下降,增加冋心血量,提高心脏前负荷,最终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率。贫血可增强氧化应激,造成心肌损伤。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提高Hb后,可降低氧化应激。另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