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ID:32944336

大小:56.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_第1页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_第2页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_第3页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内科湖南娄底417000【摘要】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32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联合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胱

2、抑素C(Cys-C)和血清肌酹(Scr)o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o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LVEDD较对照组低(PV0.05),平均LVEF较对照组高(P<0.05),平均Cys-CScr指标值均较对照低组(PV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点,同时也是导致老年心

3、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主要原因。肾功能不全为CHF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二者合并发生时,临床称Z为心肾综合征,易造成预后显著恶化。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同时也符合美国肾脏病学会指南制定的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2.6±5.2)岁;纽约心脏协会

4、(NYHA)心功能分级:II级21例,III级30例,IV级13例;基础疾病: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心肌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将本组64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2例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情、NYHA分级及一-般体征等方面,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硝酸酯类和洋地黃类药物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32例患者行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联合治疗。即将40〜60mg的多巴酚丁胺和40〜60mg的

5、多巴胺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予以患者静脉泵泵入,泵入速度为2~5μg/(kg·min)c实时监测血压、心率,并根据患者病情多药物泵入剂量及吋调整。7d为1个疗程。1.3观察指标1.3.1临床治疗效果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心功能为I级或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心功能未达到I级但改善1级;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2]o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3.2临床治疗相关指标(1)心功能指标。于2组患者治疗前后,予以患者超声心动图检

6、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数据均为3个心动周期的测量值取平均数所得。(2)肾功能指标。于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采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酹(Scr)水平⑶。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用()表示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t检验组间两均数的比较;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检测数据,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治疗效果表12组患者的临床

7、治疗效果(n/%)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LVEDD、LVEF、Cys・C、Scr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LVEDD较对照组低(P<0.05),平均LVEF较对照组高(PV0.05),平均Cys・C、Scr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o3讨论心力衰竭是因心脏充盈不足、心脏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一组综合征。而在心衰发生的过程中,心输出血量显著降低,导致机体可循环使用的血量显著减少,进而造成肾小球的过滤率低下,血肌酹和尿素氮水平迅速上升,最终并发致肾功能不全。近年来,CHF并发肾功能不全的比例

8、日趋上升,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关键。本研究中,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