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模拟试卷一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

ID:28303441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1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2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3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4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狭义的德育专指A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2.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CA.美国教育学的影响B。德国教育学的影响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D。英国教育学的影响3.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B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4.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BA.思想教育的范畴B.政治教育的范畴C.道德教育的范畴D.法制教育的范畴5.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BA.思想教育部门B。政治教育部门C.道德教育部门D.法制教育6.德育外延

2、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C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7.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BA.王逢贤B.鲁洁C.班华D.钟启泉8.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A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9.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C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10.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C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11.学校德育通过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

3、、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DA.文化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自然性功能12.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D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自然性功能D.个体发展功能13.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D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14.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AA.超越性B.可能性C.预见性D.教育性15.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

4、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B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制约功能16.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A-..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17.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B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18.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5、,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C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19.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托马斯·阿奎那B.卢梭C.涂尔干D.布鲁纳20.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BA.托马斯·阿奎那B.卢梭C.涂尔干D.布鲁纳21.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CA.无律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自由阶段22.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B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23.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

6、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德育方法是D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平价法24.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A.托马斯·阿奎那B.卢梭C.涂尔干D.布鲁纳25.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BA.1983年B.1993年C.1995年D.2000年26.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CA.1983年B.。1993年C.1995年D.2000年27.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A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28.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

7、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B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29.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C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30.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