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

ID:28309532

大小:90.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_第1页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_第2页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_第3页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_第4页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土木工程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中的应用李春生杨春龙赵冰(南阳市公路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南阳473003)摘要:介绍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技巧,提出全站仪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全站仪公路测量技巧1全站仪在导线测量中的应用1.1全站仪坐标法的优点采用全站仪测点可直接用坐标法,而不需用极坐标法,使仪器操作员从繁重的数据计算中解脱出来现在外业几乎不用记录,只是简单记一下点号和点与点之间的关系,以备内业整理时参考,也不必配备记录计算员。内业整理的时候只要将数据从全站仪传输至PC2E500计算器或直接将数据输入到计算

2、机中,经过坐标平差,在计算机上用AutoCAD等软件绘出点位、取舍点位,求出每一弯道的偏角值、交点间距离以及逐桩坐标等即可。1.2注意应用国家控制点及其三维坐标  在用坐标法测点前,尽量找到国家控制点和这些控制点的三维坐标,通过和这些控制点的联测,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测量精度,而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通过这些坐标进行平差,使测量精确度更高。1.3点的设置应兼顾放中线的需要 在设点时,不仅应设路线控制导线点,即转点,也应为放中线作准备,在路线上通视条件好、地势较高处可以布设一些架仪器的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放中线时有了更多的选

3、择机会,不必为增设架仪器点而多次让仪器转站。1.4仪器操作人员配置及后视人员的作用  一般用全站仪配合公路导线测量一共需要5~6人,其中前视位置3~4人,仪器操作员1人,后视1人。后视人员可让全站仪记录更多的点,对后期中线测量和路线设计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下面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来说明后视人员的重要性。10在省道豫23线南阳市境邓州至孟楼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的导线测量中,由于是老路改造,因此测量原则是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老路。一般直线段容易控制,而弯道处要想尽可能地沿老路就必须让弯道半径选择得非常合适。我们测量的

4、做法是:后视的人对完后视后,再到弯道处沿老路的弯道放5~6个控制弯道半径的点,让全站仪记录下点的坐标,这样在内业处理导线时,到这些弯道处利用海地等路线设计软件,通过调试半径使得曲线尽可能多地通过这些点。如在一个较长且两侧房屋很多的平曲线处,后视人员在老路曲线上测得12个点来控制曲线,在内业处理时发现该位置设复曲线是最佳方案,避免了设一个曲线半径造成拆迁多而且线形不理想的失误。1.5导线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用全站仪配合打导线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否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甚至导致返工。1)对后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后视人立的后

5、视点的点号和坐标是否与仪器中输入的点号和坐标一致,最好用对讲机互相通报一下点号,用棱镜对完后视后,再用仪器放后视点,看位置是否一致,这样可将出错几率降至最小。在省道豫48线西峡境的导线测量中,由于初次使用坐标法,仪器操作员将架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输反了,结果在电脑上展图时才发现路线在这个位置折了180°角返回了,使得全天的工作都成了无用功。2)在可能的情况下,后视点离架站点的距离越远越好,一般情况下,架站点与后视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架站至测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精度。3)在坐标法测量中不要打倒镜,因为全站仪的坐标法

6、核心实质还是将由偏角、距离得来的数据经全站仪内部计算模块处理后换算成坐标,所以打倒镜等于将整个坐标系旋转180°,也就是说偏角少偏了180°,结果当然是错误的。4)全站仪测高程有它的局限性,其测高程的误差主要为竖直角观测误差、测距误差、仪器高与棱镜高量测误差,而这3种误差中竖直角观测误差的影响最大,只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观测精度,如采用觇牌代替棱镜作为照准目标、适当增加测回数、短距离传递高程、仔细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等。一般情况下,导线测量中测点的高程值只作参考,而不能用作水准测量。2全站仪在中线测量中的应用2.1架站位

7、置的选择10尽量选择那些地势较高、通视条件好、可以看到更多中线上点位的位置。我们在刚开始用全站仪的时候,对这一点不太重视,结果往往搬站过多,不仅影响进度,也影响精度。特别是在山区,如一个山头上的点可以看到周围几公里的中桩位置,而沿路线两侧架站往往需要好几站才可以敷设完这段中线。再如山区沿溪线的中线放线,由于平面线形往往不理想,多有山头阻挡视线,总是需要多次搬站,如果我们选择路线河对岸的山腰、平地或者居民楼的房顶等来做为架站位置,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2测点少时的处理全站仪敷设中线遇到不通视时,在点少的情况下,应采

8、取仪器所能看到离所放点位置最近的点(一般不是中线上的点)为参照物的方法处理。在山区和路线上建筑物障碍物较多时,有时搬一次仪器也就放一二个点,往往不再另外搬站,而是用移动参照点和测参照点相结合的方法,每次都取得了省时、省力、又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2.3全站仪测高程功能的应用技巧全站仪虽然测水准程序比较烦琐,而且精度不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