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

ID:28314239

大小:7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_第1页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_第2页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_第3页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_第4页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颔沙坦氢氯廛嗪片和缄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动态血压变化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绷沙坦氢氯曝嗪片和纟颉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分别口服纟颉沙坦氢氯曝嗪片和纟颉沙坦(80mg)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血压达标率为82.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达标率为70.58%;研究组

2、日间、夜间及24h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谷峰比值、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3]。其中男84例,女52例;年龄33〜74岁,平均(58.26±9.04)岁;病程4〜8年,平均(5.31±6.27)年;SBP/DBP均值为(141.85±10.91)/(103.94±4.62)mmHg;I级高血压55例,II级高血压81例。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纟颉沙坦

3、及氢氯嗟嗪过敏史;近期心律失常发作史;心脑血管疾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哺乳等。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lo1.2方法所有患者经2周洗脱期后入组,洗脱期内服用安慰剂。研究组患者口服纟颉沙坦氢氯嗟嗪片(北京华润赛科药业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206,纟颉沙坦80mg.氢氯喙嗪12.5mg),1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颔沙坦(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120010823),80mg/次,1次/d;两组患者服药

4、4周。用药期间不联合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第2、4周固定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取两次测量结果均值。并于洗脱期第2周及治疗第4周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测定时间为监测当日8:00〜9:00至次日8:00〜9:00,期间以22:00为界分为日间和夜间,日间自6:00至22:00,夜间自22:00〜6:00,测量频率分别为20min和30min,24h测量有效数据应超过总数据的80%[4]o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期间日间血压(dSBP/DBP)、夜间血压(nSBP/DBP)及24h血压(24hSBP/DBP)均值、谷峰比

5、值、降压平滑指数(SI)等指标。1.3疗效评价标准[5]SBP降至正常水平且下降幅度在10mmHg以上或DBP下降幅度在20mmHg以上为显效;SBP降至正常水平但下降幅度在10mmHg以内或DBP下降幅度10mmHg以上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则为无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相对数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o2结果2.1两组疗效、血压达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服药4周后,研究组中治疗显效38例(55.88%)、有效24例(35.29%)、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1.18%

6、,其中56例治疗后血压达标,达标率为82.35%;对照组治疗显效33例、有效21例,治疗有效率为79.41%,48例血压达标,达标率为70.58%O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达标率上差异性显著(x21=13.724,PW0.0120.05)。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表2o3讨论将血压有效平稳地控制于理想水平,减少靶器官损害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和避免不良预后的关键,而较好的降压效果与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较高的药物安全性和良好的患者依从性密切相关[6]o目前,B受体拮抗剂、利尿剂、CCB、ACEI类及ARB类是公认的5类主要降压药物,但因

7、高血压是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应用一种药物对某一机制进行抑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而单纯增加用药剂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疗效,而过大的剂量非但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9]o合理的联合用药通过药物作用效果的叠加,减少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固定配方的单片降压制剂较之单一药物治疗和医师自由联合用药,一方面,可增加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和心理负担,使血压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提高血压达标率;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的联合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即是某种药物剂量增大,也可被另一种药物缓解或抵消,而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反应[1

8、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