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

ID:28391521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_第1页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_第2页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罗晓芳(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呼吸内科411100)【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160例NP患者进行回顾,硏究其临床特点。结果NP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形式,占全部院内感染的18%,病死率34%,特别是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NP,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了解NP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可以正确指导临床用药,避免抗菌药的滥用,缓解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监护患者临床特点

2、【中图分类号】R56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J752(2012)01-0365-01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calpneumonia,NP)Z是指在医院特殊环境下病原微牛物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形式。由于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均为危重病患者,病情危重,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不足,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牛素,住院时间长,多有侵入性操作,因而获得性肺炎病机会大大增加。木文针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具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文收集我院2008年5月

3、〜2010年5月,ICU共160例NP患者,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90岁,平均61.7岁。住院时间7〜88天,平均19.4天。共送检182份标木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171株。其中呼吸衰竭32例,心力衰竭28例,脑血管意外26例,肾衰竭14例,脑外伤14例,酮症酸中毒1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其中行气管插管及气切12例、机械通气10例。1.2诊断标准入院48小时后发病并符合卫牛部医政司医院感染协调控制小组颁布的标准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⑴。1.3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4、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法)对临床常用的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细菌药敏试验参考标准进行结果判定[2]。同一病例的相同菌种标本,若收集吋间在同一周内,则视为同一菌株,不作重复统计。2、结果NP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形式,占全部院内感染的18%,病死率34%,特别是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NP,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所有细菌标本中,病原菌是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共138株,占80.70%,排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5株(32.16%)、鲍曼不动杆菌有31株(

5、18.13%)、肺炎克雷伯菌有21株(12.28%)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株(6.43%),阴沟肠杆菌有20株(11.70%);而革兰阳性菌有28株(16.3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主要地位。真菌有5株,占2.9%,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孑包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而革兰氏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3、讨论本文中患者发生NP率很高,占全部院内感染的18%,病死率占34%o其主要原因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数有昏迷症状,意识障碍者,不能正常的咳嗽和吞咽,易致误吸,痰液排泄障碍,加重气道炎症[3]

6、。创伤性检查和治疗经常使用,比如气管切开术、胃管、呼吸机、穿刺引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及鼻饲管等侵入性操作等,这些都将加重气道炎症,或者是引发胃反流,使得临床感染加重明显。ICU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且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肺等多种基础疾病,机体抵抗力较差,且有的患者营养障碍,重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可使抵抗力下降、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抗生素、激素使用频繁,容易产生感染。为降低耐药性的发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发生NP的重要措施。ICU医生掌握本病区内细菌流行病学特点是前提,并且每例NP患者都做细菌

7、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实验室结果指导应用抗菌药物。首先应注意患者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洁;其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多重感染;其次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再次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乱用;最后对患者加强支持治疗,提升自身免疫。呼吸机管道应在24h内进行更换,并严格避免更换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可减少下呼吸道感染,鼻饲时改变体位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即进食的患者床头抬高10°〜15°,鼻饲时至餐后30〜60分钟抬高床头35°[4]o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头、躯干处于高

8、位,有利于预防胃食物返流的发生和胃肠食物的排空,我们在鼻饲时改进体位后,较好地控制了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减少下呼吸道感染。总之,我们了解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性及发病的危险因素等,并针对一些可控制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才可以较好地控制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参考文献⑴邓瑞莲,罗冰芬,游丽莎,等•重症监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