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

ID:28466977

大小:7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_第1页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_第2页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_第3页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_第4页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释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摘要:屮克的结构还原理论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图表分析方法,在我国己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普及,但申克在《自由作曲》等著作中提到的“即兴创作”概念,则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注意,甚至可以说是鲜为人知。申克的“即兴创作”理论,作为申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充分理解。木文的出发点就是拟对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进行初步的解释。在具体对屮克“即兴创作”概念的解释过程中,则是以肖邦的《波洛涅兹幻想曲》作为个案。通过对之进行分析,以期使人们对申克“即兴创作”概念有一个感性上和理性上的认识。关键词:

2、申克;即兴创作;背景;中景;前景;肖邦;波洛涅兹幻想曲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1一0043-05我们知道,申克的理论核心和精髓,是指每一个具体的作品,都是一个有机连贯性的整体。作为一个有机连贯性的整体,咅乐作品的结构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背景、中景和前景。背景是指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前景是指具体作品的具体细节,中景则是连接背景与前景的结构层。“只有依靠背景中的基本结构及其在中景中的变体以及前景,才能实现音乐的凝合性。”(1)“作曲家基于背景,通过中景,形成前景。这

3、是说作曲家创作时的发展过程”⑵。调性作曲家的创作是基于结构感之上的,这种结构感始终体现于创作过程屮,这一点在申克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创作过程屮,也始终伴随着“表现形式”和“中间过程”的每一个出于作曲家灵感的细节的变化。“我不敢说灵感如何出自于天才,我也不敢十分肯定地宣称‘表现形式’或是‘中间过程’的某一部分率先在人们的想象力中出现,并以此表现自我:这些秘密的最后答案我们永远也难以找到。”(3)“但是,我耍在这里再次重申以前曾屡次说过的话:已为全部名作所证实了的凝合法则的同一性,绝不排除大师们之间在本性上的多样性

4、。”“一切创作才能的起源一一即兴作曲、即兴写作幻想曲与前奏曲的能力,它仅存在于对背景、屮景和前景的感觉上。过去,这种能力被看作是真正具冇作曲才能的标志,以将其与业余爱好者以及无才能者区别开來。……因此,充分透彻地研习幻想曲、前奏曲、华彩段以及诸如此类伟大作曲家们遗留给我们的装饰加工手段,在今天来说,就将是至关重要的了。所有的音乐教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私人授课,都应当对这种研习予以高度重视。”⑷可惜的是,屮克的这一类观点没有引起后人的足够重视⑸。基于这样的原因或现状,本文拟以肖邦的《波洛涅兹幻想曲》(Op.61)为

5、个案⑹,对其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对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在该作品中的体现方式的分析,以期使人们更加领会申克的“即兴创作”概念。肖邦的《波洛涅兹幻想曲》(Op.61)创作于1845—一1846年,是肖邦晚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于1846年出版。“人们都认为幻想波洛涅兹舞曲(即《波洛涅兹幻想曲》,Op.61)是肖邦最复杂的一部作品,是很正确的。这是肖邦唯一的一部甚至可以称为非常复杂的作品。”⑺无论是体裁、形式,还是技术细节等方面,这部作品都曾经引起了众多音乐家的关注和争议,包括李斯特、马泽尔等。确实,这部作品在体裁或

6、形式上,可以说兼备了奏鸣曲、变奏曲、叙事曲、波洛涅兹、幻想曲、夜曲、甚至协奏曲等的成分或特征。但这样的事实或观点则可能是不容怀疑的,即这部作品明显地具有波洛涅兹的成分或题材,但在体裁和形式上则具备了典型的幻想曲特征,且具有明显的“即兴创作”的特性。作品的结构框架大致如下:第1一一23小节为引子,带有明显的叙事曲的特征:引子从ba小调(bC大调?)开始,经过下行二度变化模进,在第19小节到达bA(#G)大调。第1一一19小节可看作结构音bA的经过式的延长,随后在第22小节到达屮景结构咅bE(bA大调的属音)。第24—

7、一66小节为带展开的波洛涅兹主题,调性为bA大调:该部分的调性为收拢性的,最后形成的完满终止在整部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第66107小节为展开性的插部:从传统的调性观念来看,该部分的调性从bA大调开始,经过到C大调、f小调、E大调、#F大调、#g小调、A大调、bE大调、bA大调、bD大调等调性的展开,最终到达ba小调。第108—一115小节是波洛涅兹主题的变形,调性从ba小调开始,自由模进到bb小调。第116—一147为第一夜曲(见例4)及其引伸出的过渡部分,调性由bB大调转到g小调,随后到达B大调及b小调,最后停顿

8、在它们的属七和弦上。例4第148-181为一独立性较强的慢板部分,调性建立在主调bA大调的bill级调一一B(bC)大调上:第182—一205为第二夜曲(见例6),调性由#g小调转到B大调,最后停顿在B大调的属九和弦上。第206—一213小节则部分地重现了慢板部分的主题材料,调性也重现了B大调。第214—一215则是引子的变化的、部分的重现,调性则由2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