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两云到两暗

两轮两云到两暗

ID:28506188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两轮两云到两暗_第1页
两轮两云到两暗_第2页
两轮两云到两暗_第3页
两轮两云到两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轮两云到两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两轮两云到两暗作者:沈致远日期:2003.12.10版次:11两轮两云到两暗     ■沈致远    马克思说:历史有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证诸科学史,此言不虚。这里借“两轮”和“两云”的故事,说说对“两暗”的看法。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约90——168)以地心说解释天象,提出均轮、本轮之“两轮”说,认为众星均由东向西绕地作圆周运动,其轨道称为均轮,这对恒星而言大致与观测结果相符。但对行星就出毛病了,行星在天穹上的视觉轨道有时会出现由西向东的逆行。为了维护地心说,托勒密在行星的均轮上加本轮作修正,而且越加越多,竟用了8

2、0个本轮才和当时的天文观测数据勉强凑合。地心说的两轮体系带有明显的人为性,但却被罗马教廷奉为金科玉律。    一千五百年后,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1543)提出日心说,以地球自转和行星绕日公转自然地解释了观测到的星家,根本不需要什么均轮本轮,其简单明了远胜地心说的两轮体系。但他慑于教延之威势不敢公开,临终时才在病榻上签字发表。七十年后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到金星的盈亏现象,给地心说以致命一击,确立了日心说,两轮体系终于被摈弃。    回顾这段历史可见,如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错了,不管怎样拼凑粉饰终难免失败,即使假上帝之威也无济于事。    十九世纪

3、末,以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为支柱的经典物理学登峰造极,科学家得意之余未免踌躇满志。1899年除夕,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WilliamThomsonKelvinl1824——1907)在欧洲科学家集会上发表新年祝词,他回顾了物理学取得的伟大成就后说:大厦已经建成,所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但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中有两朵乌云,一朵是迈克尔孙的光速实验结果与当时流行的“以太”说相抵触,第二朵是经典黑体辐射理论的“紫外发散”与实验不符。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两朵乌云”,是为“两云”。    曾几何时,两朵乌云均化为倾盆大雨。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的量子化概念,得出了

4、与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理论,不仅消除了紫外发散,并且奠定了量子论的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迈克尔孙的实验结果,否定“以太”的存在,揭示出时空的性质,并提出著名的“质能相当原理”,为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根据。量子论和相对论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且衍生出许多重要的应用。开尔文虽然也受到当时对经典物理学成就过分夸大的影响,但他提出的“两云”却成为新物理学发展的契机。科学是在不断揭露和解决矛盾中发展的,就是从这段历史中得到的宝贵经验。    “两轮”和“两云”的历史相似性在于:科学家的思想往往带有惰性,沿老路走惯了,即使遇到障碍也不敢逾越;而胜利则属于

5、敢另辟蹊径的勇者。    时序又流逝了一百年,二十世纪末又有人对科学的成就踌躇满志,著书宣扬“科学的终结”,这可比百年前的“大厦已经建成”走得更远。但吃一堑长一智,响应者寥若晨星,想学开尔文者却大有人在。   2003年2月1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卫星(WilkinsonMicrowaveMisotropyProbe,简称WMAP)的观测结果,天文物理学家据此推算出:原子等通常物质只占宇宙中所有物质的4.4%,其余是22.6%的“暗物质”和73%的“暗能量”。换言之,宇宙中95%以上的物质是看不见的怪物。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暗”的提出,不禁令人回想起百年

6、前的“两云”。    提出暗物质假说是为了解决恒星超速与星系引力不足的矛盾。天文学家观测到位于星系边缘的恒星速度过大,所产生的离心力如不能被其所受之引力抵销,恒星会从星系中飞走,星系就无法维持。但计及星系中的全部可见物质,仍远不足以产生所需要的引力。于是假设一种暗物质,它像普通物质那样产生引力,却无法被看到。暗物质究为何物?至今仍众说纷纭。    提出暗能量假说是为了引入反引力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dwinHubble,1889——1953)观测到遥远星体光谱的红移,发现宇宙在不断膨胀。最近的天文观测又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宇

7、宙加速膨胀?天文物理学家假设存在一种与引力方向相反的反引力,它具有能量但看不见,故称为暗能量。根据质能相当原理,暗能量也具有质量。暗能量是何方神圣。科学家也说不清楚。    如今之“两暗”比当年“两云”更神秘,结局如何尚难逆料。    一种可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科学家终于在星火阑珊处找到了暗物质和暗能量,那当然是科学的大突破,肯定会对物质、能量、真空和时空结构之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者,弥漫整个宇宙的暗能量如能加以利用,那可比原子能更充沛。    另一种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科学家有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