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ID:28522542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1页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2页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3页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1.2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能力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正、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2、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2、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2、难点: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方法。四、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教育学生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

3、和探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目标见导学案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

4、《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

5、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和教养的人生存的境界。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获得作家和思想家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二)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

6、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三)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呈?这些体现说明了什么?以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为例。提示: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

7、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就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四)本文论述观点时,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提示: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举例

8、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又用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等。(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经典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将久久地感动你,抚爱你。当堂检测见导学案(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九、板书设计:教养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途径研读“世界文学”,即阅读经典。读书爱的阅读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十、教学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