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名著

理解媒介名著

ID:28522943

大小:9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0

理解媒介名著_第1页
理解媒介名著_第2页
理解媒介名著_第3页
理解媒介名著_第4页
理解媒介名著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媒介名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节选自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50页。(节选)麦克卢汉1.媒介即是讯息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有点吃惊。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比如说,由于自动化这一媒介的诞生

2、,人的组合的新型模式往往要淘汰一些就业机会,这是事实,是其消极后果。从其积极因素来说,自动化为人们创造了新的角色;换言之,它使人深深卷入自己的工作和人际组合之中——以前的机械技术却把这样的角色摧毁殆尽。许多人会说,机器的意义不是机器本身,而是人们用机器所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从机器如何改变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无论机器生产的是玉米片还是卡迪拉克高级轿车,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的工作的结构改革,是由切割肢解的技术塑造的,这种技术正是机械技术的实质。自动化技术的实质则与之截然相反。正如机器在塑造人际关系中的作

3、用是分割肢解的、集中制的、肤浅的一样,自动化的实质是整体化的、非集中制的、有深度的。电光源的例子在这方面可以给人启示。电光是单纯的信息。它是一种不带讯息(message)的媒介。除非它是用来打文字广告或拼写姓名。这是一切媒介的特征。这一事实说明,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如果要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就需要这样回答:“是实际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却又是非言语的(nonverbal)东西”。抽象画表现的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显示,就像它们

4、在电脑制图中出现的情况一样。然而,我们在此考虑的,是设计或模式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因为设计或模式扩大并加速了现有的运作过程。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页脚---化和模式变化。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无论铁路是在热带还是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运转,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铁路媒介所运输的货物或内容是毫无关系的。另一方面,由于飞机加快了运输的速度,它又使铁路塑造

5、的城市、政治和社团形态趋于瓦解,这今功能与飞机所运载的东西是毫无关系的。我们再回头说说电光源。无论它是用于脑外科手术还是晚上的棒球赛,都没有区别。可以说,这些活动是电灯光的“内容”,因为没有电灯光就没有它们的存在。这一事实只能突出说明一点:“媒介即是讯息”,因为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然而,媒介的内容或用途却是五花八门的,媒介的内容对塑造人际组合的形态也是无能为力的。实际上,任何媒介的“内容”都使我们对媒介的性质熟视无睹,这种情况非常典型。只是到了今天,产业界才意识到自己

6、所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发现,它的业务不是制造办公室设备或商用机器,而是加工信息;此后,它才以清楚的视野开辟新的航程。通用电器公司获取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靠的是制造灯泡和照明系统,它还没有发现,正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样,它的业务也是传输信息。电光这个传播媒介之所以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正是因为它没有“内容”。这使它成为一个非常珍贵的例子,我们可以用它来说明,人们过去为何没有研究媒介。直到电光被用来打出商标广告,人们才注意到它是一种媒介。可是,人们所注意的并不是电光本身,而是其“内容”(实际上是另一种媒介

7、)。电光的讯息正像是工业中电能的讯息,它全然是固有的、弥散的、非集中化的。电光和电能与其用途是分离开来的,但是它们却消除了人际组合时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正如广播、电报、电话和电视一样,他们消除时空差异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使人深深卷入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如果摘录莎士比亚的著作,我们可以编写一本相当完整的研究人的延伸的手册。有人会说,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几句广为人知的台词中,是不是在指电视: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它欲言又止。《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二场,第三句话为著者所加。和《李尔

8、王》一样,《奥赛罗》与幻觉改变了人的痛苦有关。《奥赛罗》的这几句台词,说明莎士比亚对媒介改变事物的力量有一种直观的把握:-页脚---世上有没有一种引诱青年和少女失去贞操的邪术?罗德利哥,你有没有在书上读到过这一类的事情?《奥赛罗》第一幕第一场。《特罗伊罗斯与克瑞达》几乎全部用来对传播进行心理和社会研究。莎士比亚在此表明他的认识:正确的社会和政治导航,有赖于能否预见革新产生的后果。他写了以下的台词: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