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

ID:28643705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2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二)能力目标:3、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方法。4、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谈感悟的方法。(三)情感目标:5、从具体事例中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6、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中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2、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设计思想:《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朝得以梦圆,热情地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

3、不舍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实描诉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是观看录像,激发情感。二是揭示课题,学生质疑。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就文章题目提问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三是梳理问题,确定目标。此环节意在从学生需要出发,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四是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渗透,以达到自主操作阅读过程的目的。为突破重难点,采用出示课件的形式,使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五

4、是拓展延伸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继承发扬航天人的光荣传统。四、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实录像、航天烈士墓群(600多航天烈士)课件、一组身穿太空服的杨利伟图片,嫦娥一号撞月课件、重点词语、语句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五、媒体设计思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制作了课件,首先播放神五飞天的实况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然后请一名学生现场将质疑梳理后的问题打到演示文稿上,展示给大家,以此引领学习过程。在交

5、流感悟的过程中,适时出示文章重点语段文稿,航天烈士墓群图片,神七航天员空间漫步一段录像,加深学生对航天工作者默默奉献精神的感悟。在拓展主题环节适时播放炎黄飞天梦配乐演示文稿,以及嫦娥一号撞月图片,再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激发情感。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

6、梦,同学们,看着这一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现在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二、揭示课题,学生质疑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带着激动自豪的感情齐读)2、质疑:看着课题,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三、梳理问题,确定目标。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课件出示整理的问题)四、自读自悟,合作交流1、围绕问题,仔细读文,注意读音。2、交流汇报。①检测词语。②学生汇报交流问题,师板书3、师小结4、总结写作方法:①在具体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既有

7、说服力又具体感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②文章举了四件事,但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做到了(详略得当)5、仔细读这几个事例,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勾勾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6、交流感悟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7、课件展示:烈士陵园安息着的600多航天烈士,让学生铭记着航天人感天动地的献身精神。8、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情。9、“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请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感悟杨利伟的英雄形象以及“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10、感悟“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标的意义。五、拓展延伸主题1、齐读《炎黄飞天梦》一诗,2、总结。板书设计:19千年梦

8、圆在今朝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