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ID:28670333

大小:4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_第1页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_第2页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_第3页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_第4页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浅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目标企业 价值评估论文摘要:本文基于中外企业研究的现状,从并购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介绍了现金流量法在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一、并购中目标企业估价方法分析企业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才能对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有效评估并得到合理的评估结果。实践的发展对企业价值评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这种潜在的机会价值进行合理的估价,成为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技术中一个全新的课题。

2、(一)资产价值法1.资产价值法的基本内容。资产价值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目前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有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和清算价值法等。账面价值法是根据传统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净资产确定并购价格的方法;市场价值法是将股票市场上最近平均实际交易价格作为企业价值的参考,上市企业当前的市值就等于股票价格乘以所发行的股票数量,在些基础上。以适当的比率确定并购价格:清算价值法是在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已丧失增值能力情况下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此法主要适于目标企业无存续价值的情况,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

3、均可选择本法作为交易的基础。2.资产价值法评价。该类方法的优点是具有客观性,着眼于企业的历史和现状.不确定因素较少。风险较小。缺点是它以企业拥有的单项资产为出发点,忽视了整体获利能力,没有考虑资产负债表外的无形资产项目。(二)市场比较估价法-..市场比较估价法指利用产权市场上与目标企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交易及市场交易成交价作为参考,通过目标企业与参照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进行必要的差异调整.修正市场交易价格,从而确定目标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1.市盈率法的基本内容。市盈率法的估价模型是将企业的市场价

4、值与市盈率指标联系起来,即目标企业的价值等于估计的收益指标市盈率。其中,可供选择的市盈率基准有:(1)并购时目标企业未来的市盈率;(2)目标企业可比性企业的市盈率;(3)目标企业的行业平均市盈率。12345下一页2.市盈率法的评价。该方法的优点是在评价上市公司整体价值时,由于人们对财务会计信息较为熟悉,获取数据较为通畅,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整理与分析,可以间接地计算企业价值。缺点是在选择基准时,要注意保证在风险和增长方面的可比性,该市盈率是目标企业并购后的风险——成长性结构,而不仅仅是历史数据。另外,市盈率

5、法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财务估价方法。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三)现金流量贴现法1.现金流量贴现法的基本内容。现金流量贴现法的基本思路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未来可以取得多少现金收入流,为了准确判断未来的一系列现金收入流的现值是多少,以便与当前的投资额或企业收购额相比较.需要按照适当的折现率对企业未来现金收入流进行折现以得到现值。通常将未来企业现金收入流的现值减去投资额或企业收购额得到的差称作净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则投资或收购就是有利的,反之则不利。贴现现金流量法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类:(1)股权现金流量

6、估价模型(船)①稳定增长的Fc甩模型[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风波”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

7、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

8、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