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

ID:28755943

大小:1.1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3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_第1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_第2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_第3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_第4页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家李润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年级三年级授课日期20160701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0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李润红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8210602544实施者李润红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8210602544指导者马燕梅东城区教育研修中心13810180893赵亚杰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13522366866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节课通过京剧唱段的学习,力求探索出快速帮助学生从唱歌

2、状态转换到唱戏状态的方法,并在传统“口传心授”的京剧唱段学唱方式上,借助唱歌课的常用手段,丰富音乐课上学习京剧唱段的学习方式。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并产生进一步的学习的动力,使其将来成为京剧艺术的爱好者。(二)理论依据以北京市唱歌教学内容设计的思路为理论依据。8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2.作品分析(1)剧情分析本唱段为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该剧中的第二场。由女主角李铁梅演唱。剧中表现了她对父亲及“表叔”们从事的抗日斗争事业的崇敬与向往。在她父亲遭受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之后,小铁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人民群

3、众的掩护下完成了这次传送密电码的重要任务,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2)行当分析本唱段中的人物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旦角。根据其8表演的侧重和年龄的不同又划分为青衣、(端庄稳重的大家闺秀)花旦、(花季少女,俏丽活泼的小姑娘)老旦(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武旦(会武功的女将军、侠女),在本唱段中李铁梅属于花旦行当。(3)唱腔分析:本唱段的唱腔清脆明亮、俏丽灵活。尾句中拖腔的运用,表达了女主人公李铁梅对于亲人们从事的革命工作,充满了无限崇敬与向往。①过门京胡的调门在演奏西皮流水板式时,有别于二黄的25弦,而为36弦。因此通常西皮的唱段过门中,常落在65321这几个音上。例:②拖腔

4、本唱段最后一个字为“拖腔”,一字多音,最后一个音为甩腔。使其旋律跌宕起伏、韵律饱满。表现了李铁梅对“亲人们”的无限崇敬。(4)板式分析①板式特点——本唱段使用的是西皮流水板式,多在板后起唱,结合音乐要素可理解为弱起演唱。在唱段第一句中弱起出现了4处②速度特点——流水板是介于原板与快板之间,它的速度属于中速或中速稍快。8(3)念白分析本唱段为现代京剧,不涉及尖团字,念白部分为普通话发音,属于京白。3.音响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范唱及伴奏为#F调,超出了学生的音域范围。因此做降调处理,将伴奏转为E调,以适应唱段的学唱。(二)学生情况分析1.与京剧相关(1)剧情方面:在课堂中了

5、解到,有个别学生听家中长辈说起过与剧情相关的故事情节。(2)基础认知方面:学生在以往的综合实践课中了解过京剧的四种表现形式——唱念做打,知道行当的分类——生旦净丑,但对于旦行的细致分类尚未了解。2.与音乐相关(1)发声方面:学生习惯于唱歌的发声状态,但对于唱戏的发声位置还不清楚。(2)识读乐谱方面:具备识读简谱、为歌曲打拍子的能力。(3)演唱方面:在平时的音乐课中已适应听唱法教学,对于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有表情的歌唱。(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线段图示法——运用波浪线、抛物线等旋律线条帮助学生记忆旋律走势。局部视谱法——识读乐句中的部分谱子。(

6、四)技术准备1.用GoldWave软件截取音响。2.用nuendo4做降调处理。3.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8(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前期状况、问题对策从唱歌转变成唱戏发声位置不易掌握1.模仿小猫儿叫,找寻发声位置。2.面庞积极提眉亮眼拖腔部分的音准不易掌握线段图示法辅助学唱拖腔中的“心”字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唱段的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唱戏与唱歌的不同,有了进一步学习唱段的愿望;在尝试了唱、念、做等多种京剧表演形式的实践活动后,产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爱好。(二)过程与方法1.谈话法——初步了解唱段故事梗概。2.模仿法——学小猫叫体会唱腔

7、特点。3.口传心授法——唱会重点乐句。4.局部视谱法——部分乐句识读乐谱。5.手势法——辅助解决个别咬字、音准、韵味。6.启发法——剧情进一步讲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7.实践法——唱、念、做相结合,表现人物。(三)知识与技能1.唱戏的发声位置2.学唱部分乐句3.知道旦行的分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81.体会唱戏的发声位置2.部分乐句的学唱(二)教学难点部分乐句的表情达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介绍剧情环节目标:初步感受所学唱段,了解故事梗概。设计说明: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熟悉学习内容;在师生交流中了解故事背景。活动1.1听教师范唱,学生打拍子活动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