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

ID:28818113

大小:7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_第1页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_第2页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_第3页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_第4页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百九十八节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百九十八节课思考题1035、佛教道场需要什么来庄严?我们因地时应该如何发愿?你现在会怎么做?1036、我们应该对哪些殊胜对境进行供养?什么样的供养功德最大?你以后打算怎么做?1037、世界上的天灾人祸,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此我们应当如何回向?1038、末法时代,众生福薄,很多药物和咒语似乎越来越不灵验,对此你如何看待?如何回向?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下面继续发愿回向:愿诸菩萨众,安住闻法眷,各以妙功德,庄严此大地!愿一切菩萨圣众(包括一地至

2、十地的真实菩萨,以及尚未登地、但已发菩提心的胜解菩萨),始终安住在众多闻法眷属的中央,各自运用神通、方便、威力来宣讲妙法,庄严整个大地。花园里若没有鲜花和树木,则不会庄严,同样,世界上若没有教法和证法,也无法庄严。任何一个佛教团体或佛教道场,一定要有清净的教法和证法,有了这二者,即使外在的条件不是很圆满,对来世也具有实在意义。大家都知道,今生与来世比起来,来世更为重要。毕竟人生短暂,再长只不过一百多年,假如为了今生而造恶业,毁坏了生生世世,那么非常不值得。只有行持善法,为来世创造美好的条件,才是智者的选择。任何一个人都不要为了今天而毁了一辈子,毕竟一天只有24小时,而漫长的一辈

3、子更重要。因此,大家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不要目光短浅、得一失万。为什么菩萨宣讲妙法是道场的庄严?原因就是佛法对来世有利益,能让一切有情生生世世获得快乐。此处讲了,菩萨在眷属的围绕下,显得极为庄严。《华严经》也说:“诸菩萨众,各各就座,周匝围绕,眷属庄严。”菩萨在各自的道场就座,有缘的眷属围绕着他聆听佛法。世间很多地方都有菩萨的化现,有些是国王形象,有些是善知识形象,有些是婆罗门形象……他们周围有一定的听法眷属。就像我们佛学院,今年讲经说法的法师有110多个,每个人的身边,少则二三十人,多则有几百人,大家都发了大乘菩提心,如是共同学习佛法,利乐有情、庄严国土,是非常值得随喜的!诸

4、佛菩萨安住在眷属中,佛经中常有这样的描述,如《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阿弥陀佛被诸多声闻、菩萨等清净眷属所围绕,当然,个别经典中说极乐世界没有小乘声闻,但我认为,自私自利的小乘声闻是没有,可佛陀幻化的声闻眷属是有的。不管怎么样,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无论居士身份还是出家身份,都经常在众眷属中宣说妙法。佛教的核心就是通达佛法教义,讲闻三藏和修行三学是佛教的根本。大家今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把佛教的教义尽量传播给众生。道场修得金光闪闪,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却没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那只是给众生种种善根而已。就像一个国家,教育没有的

5、话,政治、经济、军事都没办法发展。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教义,超越一切世间学问,我们后学者若没有通达,好多道理就会变成迷信。现在很多道场修得非常不错,光建筑就花了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我觉得这些不是很重要,最关键的是里面有没有讲经说法和修行教言。如果道场很简陋,但有了闻思修行,一个人也可以成为道场,就像米拉日巴所说:“身是寺庙心是佛,菩提行愿是庄严。”即使你住一个破茅棚,但内心中有佛法的慈悲与智慧,能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也绝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作者在此诚心发愿:愿世间上有诸佛菩萨的化现在传法,以讲经说法和闻思修行来庄严国土。国土庄严并不是挂几个彩旗,或者寺院修得特别漂亮,这些没有任何

6、意义。如同一个学校,它的根本核心是什么?就是教育。倘若没有教育,校园修得再美观也没有用。因此,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抓住根本。末法时代以种种原因,很多修行人根本不懂佛教,有些佛教徒披着三衣,但什么善心都没有,每天随世间八法而转,目睹一个众生被杀,一刹那的悲心也不生起来,看到佛陀的身像或经典,一瞬间的信心也没有,这种修行人完全是徒有其表。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发愿,生生世世弘扬佛法。今生有因缘的话,也应以讲经说法来利益众生、庄严国土,不要认为:“我这辈子肯定没希望,下一辈子再说吧!”只要你肯发愿,因缘成熟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身份,身边都会出现闻法者,所以一定要发愿!愿诸有情众,相续恒听闻,

7、鸟树虚空光,所出妙法音!愿一切有情时常能听到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宣说大小乘佛法,甚至能不断地听闻飞鸟、树木、虚空、光芒中传出的微妙法音,相续中的烦恼当下遣除,获得解脱果位。这也是非常殊胜的发愿,只要我们发愿,迟早都会实现。阿弥陀佛因地时也发过这种愿,后来的确实现了,故《阿弥陀经》中说:“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阿弥陀佛所化现的鸟儿,昼夜六时发出和雅之妙音,宣讲三十七道品。虚空中也经常演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四法印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