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

ID:28840083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4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_第1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_第2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_第3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_第4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历史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一提到历史,人们很容易将它同枯燥联系在一起。很多学生是喜欢历史而不喜欢上历史,大部分学生都把历史当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在经过程改革,以及程标准中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学生投入到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这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最主要的问题。这其中设计恰当的堂提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堂上不失时机地提出高质量的

2、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干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对于学生。恰当的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堂教学的效率。问题设计的好,堂教学则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设计的不好,则散漫无,杂乱无序。首先,&ldqu;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dqu;,它是鼓舞学生去获得认知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因。因此问题的设置应具有新颖性、趣味性。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在讲《古代埃及》这一时,我采用了这样一

3、种方式导入:&ldqu;提起古代埃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rdqu;(大多数学生都会提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ldqu;那么金字塔是由谁建造的?它的作用是什么?&rdqu;在这些问题提出后,有些对历史很感兴趣地学生在外书籍以及电视节目中曾看到过对金字塔的建造者或者其作用的各种猜测,于是便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同学们都对古埃及明产生了兴趣,接下的内容就能顺理成地展开,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明代学者王阳明早就认为&l

4、dqu;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rdqu;所以,提问设计的着眼点,就应当使学生&ldqu;趋向鼓舞,心中喜悦&rdqu;。例如在讲到《大一统帝国的重建》这一时,我设计了一个&ldqu;小小政治家&rdqu;的栏目,汉朝初年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这样的政策导致了怎么样的后果?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官员,你会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运用教材的知识,可以了解到景帝时的措施导致了&ldqu;七国之乱&rdqu;,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也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同时

5、学生在通过讨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掌握。再次,问题的设置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问题太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想回答;问题太难了,学生无从下手,回答不了。这样的提问就没有效果。像一些直观了当的知识性的问题,如&ldqu;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rdqu;、&ldqu;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rdqu;等等这些封闭性问题在本中都可以找到,难度不大,只能针对学习不大好的学生。对于一般或者学习较好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过于简单,失去思考的意义,反而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不宜多用。而教师

6、也应该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适当的难度,跨度大小适宜。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回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反之如果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如果直接提问,&ldqu;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dqu;肯定有许多学生一下子怔住,然后直接在教科书中翻找答案,不妨提问&ldqu;如果没有&lsqu;萨拉热窝事&rsqu;,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rdqu;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样提问既可以使学生积

7、极地参与堂的活动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如,&ldqu;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rdqu;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把疑点放在&ldqu;继续和扩大&rdqu;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列强、规模、时间、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答案:一是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的。(第一次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二是侵华的列强: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第一次战争只有英国)三是

8、时间:从186年10月到1860年10月,长达四年。(第一次: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共二年零二个月)四是规模:第二次战争列强投放的兵力比第一次战争多得多,最多时达二万五千余人。战线从广州到北京。(第一次从广州到天津)五是结果:第二次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中俄《瑷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