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

ID:28848620

大小:431.5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2-14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_第1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_第2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_第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_第4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讲义第八章审计抽样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审计抽样本章命题思路及备考策略本章在2009年~2011年每年都考了一个6分的简答题。面对如此清晰的考试题规律,任何针对题型和分值的总结和分析似乎都显得多余。最近3年题型、题量、考点分析年度题型题量分值考点2009简答题16属性抽样的操作与计算2010简答题16PPS抽样的操作与计算2011简答题16传统变量抽样的操作与计算审计抽样简答题的考试内容既涉及到第二节的抽样概念与理论,也涉及到第三、四节的抽样方法与应用,属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经典。审计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属性抽样、非统计变量抽样、传统变量抽样和PPS抽样。其中,2010年以前属性抽样与PPS抽样各分别考核过两次简答题,20

2、11年考核了传统变量抽样的简答题,但迄今为止尚未考核非统计变量抽样。本章数学色彩较浓。为帮助大家从整体上理解审计抽样,在对本章各个知识点展开说明之前,我们先对审计抽样的过程进行一些简要介绍。一个完整的审计抽样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确定审计目标和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2.根据目标确定抽样总体;3.按一定的方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4.对抽出的样本进行审查,确定样本中偏差数(错报金额);5.根据样本误差,在既定的抽样风险下推断总体偏差率(总体错报)上限;6.将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错报额)比较,形成抽样结论。以上步

3、骤中,第1,4,6这三个步骤属于审计业务的专业范围,因此在本章教材中找不到这3个步骤的相关内容;第2步既涉及的审计知识,又涉及到抽样知识,属于审计与抽样的结合。在实施第2步骤的过程中,抽样专家要反复向注册会计师询问有关审计目标的具体含义,以便他构成总体,注册会计师也要关注抽样专家构成的总体,以便确定从这个总体中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与审计目标相关。第3个步骤是一种纯粹的抽样操作技术;第4个步骤完全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问题,可以说,第13至第16章中讲述的正是这一步骤的相关知识的应用;第5步又回到了纯粹的抽样领域;最后一步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范围。上述步骤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审计抽样从审计出发最终回到

4、审计的专业过程,即:1.由注册会计师根据专业需要提出审计问题;2.运用抽样知识进行审计抽样的整体布局;3.根据抽样专业知识确定并选取一定数量的具体业务(样本);4.注册会计师对这少量业务进行审查(节省了大量时间);5.在一定的可信赖程度下根据样本比率或金额推断总体;6.根据推断结果对总体形成审计结论。学习本章时,应当适度了解第一节,深入了解第二节,熟练掌握两节为核心。在复习阶段,特别要结合历年考试题和练习题,提高应用能力。抽样不属于审计的专业知识,而是审计的一种技术手段。审计抽样知识不会影响对以后各章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可以与任何一个财务报表项目结合考试。本章基本内容框架主要抽样方法及具体操作

5、步骤一览表方法设计样本选取样本评价样本属性抽样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定义抽样单元定义偏差定义测试区间确定审计程序确定信赖过度风险确定可容忍偏差率确定预期总体偏差率确定样本规模随机选样或系统选样对样本实施控制测试分析样本偏差确定偏差数确定偏差系数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L将L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形成抽样结论非统计变量抽样确定测试目标定义总体(分层)定义抽样单元界定错报确定审计程序确定总体账面金额确定可容忍错报确定保证系数利用模型确定并调整样本规模对样本实施实质性程序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选择推断总体错报的方法计算总体错报的点估计E将E与可容忍错报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形成抽样结论传统变量抽样确定测试

6、目标定义总体定义抽样单元界定错报确定审计程序估计总体变异性(标准差)确定误受风险与误拒风险确定总体规模确定可容忍错报确定预计总体错报利用公式确定样本规模随机选样或系统选样对样本实施实质性程序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选择推断总体错报的方法计算总体错报的点估计E计算抽样风险允许限度CSR计算总体错报上限U与下限L将U及L与可容忍错报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形成抽样结论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确定测试目标考虑重大错报风险定义总体界定错报确定审计程序确定总体账面金额确定误受风险确定风险系数与扩张系数确定可容忍错报确定预计总体错报利用公式或查表确定样本规模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计算基本错报界限计算各笔错报的错报比

7、例确定对应的风险系数计算各笔错报的影响额计算总体错报上限点估计UML随机选样或系统选样对样本实施实质性程序将UML与可容忍错报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形成抽样结论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抽样的目的:在合理保证的前提下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抽样主要涉及到:1.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样本规模即审计程序的范围;2.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样本规模即审计证据充分性的数量界限;科学的选样方法有助于提高审计证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