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

ID:28900197

大小:2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5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_第1页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_第2页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_第3页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_第4页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孩子打人行为地分析报告材料和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释放内心恐惧 打人宝宝变乖顺 在儿童教育中,经常会听家长反应自己的宝宝有打人和说脏话的习惯,这种行为让家长又好气又头疼,宝宝在跟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都会有许多攻击性的行为和语言,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也相处的很不好。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打人的小孩总会表现出来退缩和胆怯的特点,对激烈的对抗很抗拒。 说起来可能比较奇怪,但那些动手打人的孩子看起来很害怕那些被打的孩子。那些害怕引起麻烦的孩子动手打人可能是因为早期的一些可怕的经历,即使孩子并没有吓坏。为了壮胆,那些受到惊吓的孩子在任何让他紧张的时刻都会有攻击行为。父母在阻止孩子伤害其他人的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

2、的感受,让孩子内心的恐惧释放出来。这样孩子就会放松心情,并把他人看作朋友,而不是有威胁的人。建立强大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创造更多连接关系的机会。把特别时间作为建立关系的一种方法。如果是独身子女的话,父母可以在每天很早的时候就弄个简短的特别时间,也许就是早上醒来时,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开始新的一天了,这一天中的5分钟或10分钟都是任由孩子自己发挥。父母给予孩子深切的关注,这也让孩子明白自己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啦,父母也可以在家庭聚会上组织游戏,比如“我想给你一个拥抱”游戏,如果孩子们赢了,就要给父母一个拥抱。父母可以张开双臂,试图给孩子很大的一个拥抱,但是父母如果

3、假装跌倒,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时候的父母的,这样,父母和孩子就会很亲昵的在一起玩耍了。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眼神的交流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孩子哭泣时要保持倾听 这就意味着父母要和孩子贴的更近,而不是因为孩子哭闹,父母就开始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批评孩子,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一直都和孩子在一起。父母的支持可以让孩子很快就道出了心中的恐惧和不安。通常情况下,孩子会很迅速的说“我的饼干碎了,我需要一块新的饼干!”或者“我要妈妈!”从抱怨到细微的恐慌。父母要保持倾听。这个不需要尝试和解决任何问题。父母就是那个最适合来倾听孩子委屈的人。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 精彩文档

4、实用标准文案父母要学会关注那些增加孩子紧张感的标志。孩子们可能会给父母一些负面情绪的信号。比如孩子们的声音变得紧张、孩子面无表情有时候甚至是脸色变了。这时孩子们也会避免眼神交流。甚至是开始控制局面。当父母明白这点时,一点要试图靠近孩子并安抚他们或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我认为,孩子的打人和说脏话行为背后,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或者压抑的负面情绪造成的,父母应该准确认识到这点,从根源上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打人行为,而不应该简单的归结为孩子品性不好,或者说孩子模仿了坏的习惯。为什么孩子会那么愿意模仿不好的行为,那是因为在“坏”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孩子得到了恐惧情绪的宣泄,并且通过自己的力

5、量获得了安全感。 自家宝宝如果也有打人和说脏话的“坏”行为,爸爸妈妈除了耐心倾听和陪伴,帮助孩子宣泄负面情绪以外,也应该多跟孩子有些肌肤上的接触,使孩子通过这种途径,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父母的爱,满足孩子安全感的需要,增强自信,从而更好的面对自己的恐惧情绪。  孩子打人行为的分析和应对 (2014-08-1411:17:10)转载▼标签: 儿童教育 儿童心理 孩子成长 身心健康 育儿分类: 心理育儿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随着80、90后一代的逐渐长大成人、步入婚育年龄,很多独生子女家庭都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代,一家老小六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家庭越来越多。在许多4-2-1式家庭中

6、,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备受父母和老人们的呵护,因此变得愈发的娇生惯养,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不少孩子甚至动不动就打父母和爷爷奶奶、摔东西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常常会不知所措。想要恰当地对付孩子的打人行为,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频繁的出现这种行为。一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言语能力的发展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用肢体语言,比如拍打桌面、玻璃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并吸引他人的注意。父母如果对这些行为放任不管,就容易使孩子养成爱拍打的习惯,在长大一些之后,会用这种行为来对待他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第二,是孩子

7、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学习。著名心理学家班都拉提出的模仿学习,是婴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而父母往往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因此父母的行为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然而,有一些父母和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忽视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模仿。比如,当孩子在某个地方绊倒或者磕到时,他们往往会拍打那个地方给孩子看,替孩子撒气。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学会这种行为,在他人的行为不让自己满意的时候,选择打人来发泄。第三,是父母无意识的强化。在孩子尚未学会独立行走的时候,很多父母会选择抱着孩子外出,但是由于孩子正在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脚无法自由的活动,他们的手就会变得不老实,有时会无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