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ID:29031783

大小:30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16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原子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形成离子C.分子是由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2.物质发生下列变化,分子发生变化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C.水遇冷变成冰D.冰雪融化成水3.下列从物质构成或者组成的角度对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A.由分子构成:O2、CO2H2CO3B.由原子构成:石墨、铁、铜C.由离子构成:H2SO4、NaOH、CuSO4D.含有氧元素:氧气

2、、甲烷、纯碱4.物质的构成和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分析不确切的是(  )事实或者现象原因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Na2CO3和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它们都含有CO32﹣C稀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而稀盐酸不能它们所含阴离子不同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它们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A.AB.BC.CD.D5.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于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B.打

3、开浓盐酸的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体积变大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6.如图是化学变化中氯原子变成氯离子的构成示意图;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原子会从不稳定结构变成稳定结构B.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会失去电子C.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一定比核内质子数多7.下列微粒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

4、错误的是(  )A.2个甲烷分子:2CH4B.2个氧原子:2OC.2个钙离子:2Ca+2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O39.关于元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等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B.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Si”D.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一定保持不变10.下列是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些粒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①②属于稀有气体原子D.③⑤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11.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

5、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3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C.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的质子数逐一递增B.同一周期原子电子层数相等C.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电子数不同D.元素锂和钠化学性质相似 二、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空:(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青少年缺少元素

6、  易患佝偻病;(3)构成硫酸铜的微粒是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4.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的关系图;(1)图中A、B、C应该填入的分别是:A:  B:  C:  (2)写出一种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15.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信息后回答:(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2)表

7、示的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的符号是  ;(3)由1、7和17号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1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  .(2)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 三、简答题18.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

8、A、D试管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19.依据如图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