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

ID:29051645

大小:2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小专题3 酶与atp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专题3 酶与ATP1.(2017·北京东城区统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酶促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C.温度能改变酶的活性,也能改变酶的结构D.酶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加快反应速率解析: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也有相同的酶,是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酶,如细胞呼吸酶,ATP合成酶等;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酶促反应一般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高温和低温都能改变酶的活性,其中高温还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酶的催化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20

2、17·山东潍坊统考)下列操作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是( B )A.烘干制取胃蛋白酶粉剂B.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1.5C.在0~4℃下保存酶制剂D.在酶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离子解析: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5~2.2,将酶溶液的pH维持在1.5,不会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3.(2017·北京石景山区统考)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了如表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步骤土豆片A土豆片

3、B土豆片C①处理静置煮熟后冷却冰冻②滴加质量分数3%H2O21滴1滴1滴③观察实验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几乎不产生气泡产生少量气泡A.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B.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C.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D.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解析:土豆片的厚度都是5mm,为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温度;由三组实验说明,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A与B、C比较说明,高温和低温都能使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定性实验是为了判断某种因素是否存在,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4.为了探究

4、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B )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③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A.实验①      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解析: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利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5、响;根据酶的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5.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B )组别①②③④⑤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解析:①和③中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是蛋白质,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淀粉酶可以

6、催化淀粉水解,所以②和④对比,可用碘液检测;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淀粉酶虽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但麦芽糖为还原糖,所以④和⑤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均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不能检测③是否发生反应。6.(2017·北京石景山区质检)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解析:AT

7、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产生ATP,除线粒体外,还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7.(2017·湖北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生成少量ATP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过程伴随着ATP含量增加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常伴随着ATP的水解解析:无氧

8、呼吸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能生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ATP的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叶绿体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均用于暗反应阶段;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需要ATP参与。8.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同一种酶不可存在于不同的组织细胞中B.酶可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C.ATP分子中含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