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

ID:29073670

大小:1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构想共和”,第二部分为“铁血共和”,第三部分为“初创共和”一.构想共和——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时间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1

2、8941905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机关刊物?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引自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2)“先生”是指谁?(3)“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二.铁血共和——武昌起义阅读教材,找出武昌起义:时间,地点,结果(武昌起义形势图)三.创立

3、共和——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犮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1)材枓一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2分)【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

4、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2.(2014江苏扬州)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3.(2014广东揭阳)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4.(2014年济宁市)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

5、自()A.孙中山B.黄兴C.严复D.康有为5.(2014湖北省荆门市)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6.(2014江苏无锡)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横线处所说的

6、应该是()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2014年潍坊)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8.(2014重庆)“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015山东泰安)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

7、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封建统治10.(2013潍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陈天华《猛回头》内容摘录(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材料二: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

8、外宣言书》(2)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根本原因。第8课辛亥革命【学习过程】一、构想共和——孙中山创建革命党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