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

ID:29093674

大小:13.47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16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_第1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_第2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_第3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_第4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愚公移山课件10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问题(3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等修辞手法。(1分)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2分)比喻对偶参考答案1.考查意图:考察学生把握诗歌语言特点。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答案:比喻、对偶2.考查意图: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

2、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答案: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愚公移山作家作品的介绍《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预习检测(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2)对倾斜红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预习检测(3)一词多义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方其远出海门且焉置土石曾益其所不能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

4、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预习检测(4)翻译下列句子。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之”的用法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2.用在

5、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5归纳:“而”的用法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其”的用法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他”:惧其不已也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6“且”的用法1.副词,“将”:年且九十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于”的用法介

6、词,“到”:达于汉阴;向”:告之于帝词类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2、名词活用作动词: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面山而居:面向着。7特殊句式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2.倒装句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3.省略句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8讲读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精神1.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太行、

7、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2.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愚公要把山移成何种程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看出来?a.杂然相许b.杂曰。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5.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a.“年且九十”(说明年老)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c.“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小结:这一节突出了愚公的“毕力

8、平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讨论愚公与智叟的观点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