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

ID:29099813

大小:1.0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检测(一)同步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血缘B.地域C.信仰D.出身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

2、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4.《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6.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幸梁山宫,在山上见丞相出行时车骑很多

3、,心甚不快。当时大概有在其身旁的宫中随行侍者私下告诉了丞相。丞相从此便减少了车骑。始皇知道后大怒,推断“此中人泄吾语”。于是“诏捕……在旁者,皆杀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表明秦始皇(  )①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严 ②实行三公九卿制 ③专制、残暴 ④此时正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君主专制,中央

4、集权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8.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9.《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也记载:“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由此可知秦(  )A.废除贵族特权B.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设置三公九卿10.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

5、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二府三司制D.明朝废宰相、权分六部11.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A.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缩小了B.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仅限于三省长官C.宰相成员增多导致皇权旁落D.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12.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

6、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1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14.右图所反映的制度,从本质上反映了

7、(  )A.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15.中央集权制度下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④丞相与百官的矛盾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16.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一省制C.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D.清朝

8、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17.在中国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