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学笔记 (32

针炙学笔记 (32

ID:29104406

大小:18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学笔记 (32_第1页
针炙学笔记 (32_第2页
针炙学笔记 (32_第3页
针炙学笔记 (32_第4页
针炙学笔记 (32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炙学笔记 (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细目要点针刺准备消毒体位    细目一 针刺准备  一、消毒  针刺前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包括针具消毒、医生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和治疗室内消毒。  1.针具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法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2.医生手指消毒  3.针刺部位消毒: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  4.治疗室内消毒  二、体位  临床上针刺的常用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背、腰骶部

2、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患者感到疲劳或晕针;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和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俯卧位。  例题  仰靠坐位适宜取哪些部位的腧穴( )  A.头、面、胸背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B.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C.头、项、脊背、腰骶部的腧穴  D.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E.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正确答案】D

3、      第14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同时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D.俯伏坐位  E.侧伏坐位  【正确答案】A  针刺下列腧穴时,哪个穴位不适宜取俯卧位( )  A.天柱  B.天枢  C.天宗  D.风门  E.风市  【正确答案】B  细目二要点进针方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进针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的方法。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辅助针刺的手称为“押手”。刺手的作用是进针时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

4、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进针方法包括单手进针、双手进针、管针进针等方法。临床常用的双手进针法主要有:  (一)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刺手持针,紧靠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第14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二)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

5、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三)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四)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行,如印堂穴。    例题      第14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A.单手进针法  B.舒张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夹持进针法  E.指切进针法  【正确答案】B  针刺浅薄部位腧穴,

6、应用:  A.指切进针法  B.挟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套管进针法  【正确答案】C    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  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为以下三种角度:  1.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45°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  也称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约15°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第14页中医执业医

7、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针刺深度  (1)年龄: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病、久病宜深刺。  (4)部位: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可深刺。  另外,不同季节对针刺深浅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原则是春夏宜浅、秋冬宜深。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相互关联,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平刺。  例题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A.15°左右  B.25°左右  C.

8、30°左右  D.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