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炙学笔记 (7

针炙学笔记 (7

ID:29118659

大小:8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针炙学笔记 (7_第1页
针炙学笔记 (7_第2页
针炙学笔记 (7_第3页
针炙学笔记 (7_第4页
针炙学笔记 (7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炙学笔记 (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二十九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妇儿科病证1.月经不调辨证要点治法处方治疗操作2.痛经3.崩漏4.绝经前后诸证5.带下病6.缺乳7.遗尿    细目一月经不调  (一)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无定期,古代文献分别称为“经早”、“经迟”、“经乱”。本病的发生常与感受寒邪、饮食伤脾或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肾、肝、脾关系密切。月经先期多由热扰血海或虚热扰动冲任或气虚不能统血所致;月经后期多由寒凝血脉或血虚化源不足所致;月经

2、先后无定期多由肝郁扰动冲任或肾虚精血不足所致。总之,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二脉损伤,即可出现月经不调。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实热证月经量多,色红或紫,质黏有块,兼面红口干,心胸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虚热证月经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气虚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淡质稀,神疲气短,舌淡,脉细弱后期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连续2个周期以上寒凝证经量少,或有血块,小腹冷痛,舌暗或胖,苔薄白,脉沉紧血虚证月经色淡质稀,面色

3、少华,腹痛喜按,舌淡,苔薄,脉细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肝郁证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胸胁作胀,喜太息,苔薄,脉弦肾虚证经量少,色淡质稀,腰骶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治法:  1.月经先期调理冲任,清热调经。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月经后期温经散寒,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3.月经先后无定期调补肝肾,理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三)月经不调的处方  1.月经先期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

4、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八脉隶于肝肾,故本穴是益肝肾、调冲任的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脾、肝、肾三脏,养血调经,与关元皆为治疗月经病要穴;血海清热和血。  2.月经后期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第9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  配穴寒凝配关元、命门;血虚配足三里、血海。  方义气海是任脉穴,具有益气温阳、散寒通经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脾、肝、肾三脏,养血调经,是治疗月经病的要穴;归来调和气血。  3.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

5、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配肾俞、太溪。  方义关元、三阴交为治疗月经病要穴;肝俞为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且肝肾同源,故又可补益肾精。  (四)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1)月经先期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可加灸。  (2)月经后期毫针补法,可加灸。  (3)月经先后无定期毫针虚补实泻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内分泌、皮质下、卵巢、子宫、肾、肝,每次选2~4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艾灸法取关元穴,隔姜灸,适用于月经后期。   

6、 细目二痛经  (一)辨证要点  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关系密切。外邪客于胞宫,或情志不舒等导致气血滞于胞宫,冲任瘀阻,“不通则痛”,为实证;多种原因导致气血不足,冲任虚损,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为虚证。  实证:疼痛发于经前或经行之初,以绞痛、灼痛、刺痛为主,疼痛拒按,月经量少,质稠,行而不畅,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缓。  虚证:月经将净或经后始作痛者,以隐痛、坠痛为主,喜按喜揉,量少色淡或色暗。辨全身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缓,伴有乳房胀痛,舌质

7、紫暗或有瘀点,脉弦寒凝血瘀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暗苔白,脉沉紧气血虚弱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无力肾气亏损经后小腹隐痛,月经色暗量少,伴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二)痛经的治法:  1.实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虚证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三)痛经的处方  1.实证  主穴中极次髎地机三阴交  配穴      第9页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气滞血瘀配太冲

8、、血海;寒凝血瘀配关元、归来。  方义中极为任脉穴,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可通调冲任,理下焦之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地机为脾经郄穴,善于治痛治血,取之能行气活血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活血止痛。  交(战)中计了,(实痛惊)  交(战)中极髎,(实痛经)  2.虚证  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虚弱配气海、脾俞;肾气亏损配太溪、肾俞。  方义关元为任脉穴,又为全身强壮要穴,可补益肝肾,温养冲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功擅补益气血;三阴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