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ID:29169106

大小:6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知识精讲人教实验版自学目标启示●知识要点跟踪1.人物:①图1是三国时期占据北方的_________。他势力很大,想消灭南方的_________。   图1图2②图2是三国时期辅佐_________的_________。③割据江东的_________,有大将_________等主张联合抗曹。④220年,废掉汉_________帝的_________,自称皇帝。2.地点:①占据_________一带的曹操,与盘踞_________一带势力强大的袁绍,在_________会战,大败袁军。②依附于_________割据势力的刘备与割据_____

2、____的孙权联合,在_________大败曹军。③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_________一带。孙权在_________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________。④魏定都_________;蜀定都在_________;吴定都于_________。吴国船队曾到_________,加强内地与_________地区的联系。3.时间:①_________年,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②_________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③_________年,曹丕称帝;_________

3、年刘备建国;_________年孙权称王。●重点难点剖析重点(1)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交战双方:北方军阀袁绍与曹操。③结果与特点:曹军击败袁军,以少胜多。④作用:此战是曹操统一北方关键性一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赤壁之战①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想乘胜统一全国。②经过: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刘备急忙南逃,诸葛亮建议与孙权联合抗曹,东吴大将周瑜支持,双方组成了五万人的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与曹军对峙。周瑜以火攻大败曹军。这也是以少胜多的一个战例。③作用:奠

4、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基础。(3)三国鼎立形成:①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③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难点(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①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注意招收和提拔人才。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③军事上:他以少量兵力同袁绍军队在官渡决战,以少胜多,取得胜利。势力壮大后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三个军阀

5、势力相当,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并立局面形成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渐统一的过渡阶段。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条件。●常考热点质疑1.示例:(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有何异同点?两次战役各占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历史作用?2.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商讨●知识系统概述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赤壁之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局面。从220年至222年三国相继建立,鼎立局面形成。三国建立后,统治者都注意发展

7、生产,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以后的统一奠定了条件。●知识结构图表●学习方法探究1.学习本课主要抓住三个问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更容易把主要事件联系起来。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2.本课是第四单元的开始,这个单元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它是从220年开始至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这就是这个时期的特点,从分裂、融合、统一到再分裂、融合,再统一。民族融合的趋势为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将历史有情节的故事编成小话剧,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让大家都进入角

8、色进行表演,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办法。下面提供的小话剧“曹操纳贤”就是一例。望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