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

ID:29179610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7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_第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_第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修1 综合练习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苏教版必修1综合练习试卷一、(18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望(liào)忧悒(yì)蓊郁(wěng)气氛(fèn)B.追溯(sù)独处(chǔ)肴馔(zhuàn)惆怅(chàng)C.蜿蜒(wān)嬉戏(xī)蠕动(rú)给予(jǐ)D.卓越(zhuó)百舸(gě)摇曳(yè)驯服(xùn)⒉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湍急怀揣磕绊搅绊B.饿桴蜉蝣嫉妒愤世嫉俗C.黯淡黯然艾蒿竹篙D.曙光署假潦草缭绕⒊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

2、难的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的人。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A.境遇渊博评语B.处境广博评语C.境遇广博批语D.处境渊博批语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不济,而应当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去耕耘。B.2005年10月17日凌晨,神六飞船顺利返回,两名宇航员走出返回舱,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C.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D.

3、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C.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D.现代文化,无论是其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都必须以传统作为根基,才能深沉,才能有底蕴,才

4、能生生不息。⒍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之首篇。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有《苏东坡集》。C.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学不可以已”是他的《师说》中的名句。D.郁达夫的《江南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二、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选段,完成7~10题。(12分)始得西山宴游记自

5、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

6、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⒎下列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自言本是京城女。⒏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高下之势其曲中规B.觉而起,起而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故为之文以

7、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⒐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柳宗元)物我两忘、出世超尘的句子是()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D.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0.本文题目不称《西山宴游记》而称《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像山那样思考》文段,完成11-14题(12分)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正在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