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

ID:29204499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_第1页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_第2页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_第3页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数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练习【导学诱思】1.纤维素是类物质,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和,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3.在做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摇床,可以采用何种方法代替?4.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在土壤中取样的方法有:①;②。5.刚果红是一种,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

2、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6.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如下:→→梯度稀释→→。【课后练习】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

3、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D.无菌的牛肉汤4.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因素是A.高温B.营养成分的变化C.氧含量D.温度、pH、氧的共同作用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7.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细菌有鞭毛B.细菌能运动C.培养基有琼脂D.子细

4、胞成为群体8.在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C.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先接触长菌多的部位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9.高压蒸气灭菌的原理是A.高压使细菌DNA变性B.高压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C.高温烫死细菌D.高温使细菌DNA变性10.某种细菌每30分钟分裂一次,开始接种时为3个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培养5个小时后,问此时有多少细胞?A.15B.48C.1024D.307211.(10分)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

5、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2)材料用具:(略)(3)主要步骤: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培养基,另一种是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4)请同答:①将题中的空处填充完整:培养基和培养基。②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的类型属于培养基。③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④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

6、⑤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⑥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12.(7分)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人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

7、按一定的位置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都保留下来,都具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1)普通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物质有。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加人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时间,最好在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