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

ID:29217353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1、了解隋亡的原因,识记唐朝的建立。2、理解把握唐太宗的主要事迹。3、掌握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三、复习反馈1、581年北周外戚建立了隋朝,他就是帝。589年灭掉南方的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2、用六年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全长

2、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四、自主梳理(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统治期间,连年,多次发动,其残暴统治引发了,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2、唐朝建立:618年,建立了唐王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唐太宗。2、用人和纳谏:唐太宗认识到,只有,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当时敢于直言被唐太宗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他尽量做到,兼收并用。(三)贞观新政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吸取的经验教训。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①赋役

3、制度方面: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规定可用的方式代替服役。②政治方面:沿袭和完善隋代的“”制。其中中书省,门下省,最后交由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分别是、、、、、,各部分管具体政务。③法律方面: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宽省刑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3、结果: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五、随堂练习1.下列事件中属于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①大兴土木②多次发动战争③滥用民力④酷虐残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在中国

4、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丞相制D.军机处4.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水经注》B.《隋律》C.《齐民要术》D.《唐律疏议》5.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 (  )A、合并州县  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5、(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位帝王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2)鉴于以上认识,该帝王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以避免“覆舟”?(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个“载舟”使得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