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ID:29280778

大小:9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劳山道士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山道士【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品评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重点难点】作品的寓意内与人物形象。【学习方法】反复品读,理清情节,玩味内涵,深挖主题。一、导入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吧:有一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喜欢画画,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笔,他先画了只小鸟,小鸟拍拍翅膀,飞向了蓝天;他又画了头水牛,水牛“哞”地一声,开始下地干活了,他画的任何事物都变成了活生生的实物,后来皇帝知道了,要他画一座金山,他先画了一片大海,又画了一座金山,皇帝要他画一条大船,再画点风,他不断地画风,最后皇帝的船沉入了海底,皇帝被淹死了,这个故事的名

2、字叫——《神笔马良》。但你要知道,神笔只有在马良的手中,才能够妙笔生花。同样穿墙术只有在劳山道士那里,才能运斤成风,在心术不正的人,比如王生那里,只能碰壁。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劳山道士的庐山真面目。二、题解劳山现写成崂山,在山东半岛东南部,号称“近海名山”、“神窟仙宅”、“灵异之府”。崂山道士拜师的地方,是在崂山道教的大殿上清宫,是崂山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界景观的核心区域。太清宫中南配房中有一间西耳房,蒲松龄就是借住此处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香玉》和《崂山观海市歌》三篇不朽的名篇。游客到那里,导游会指着一处破损的墙壁说是当年崂山道士修炼

3、穿墙术的地方。崂山道教可追溯到晋代以前,唐宋以后最为兴盛,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第一代弟子,也就是“全真七子”来到崂山之后,此地所有庙宇都皈依了全真派;最著名的当然就是丘处机。后来张三丰,13岁时首次到崂山,在山洞中修行达10年,如一屡轻烟般失了踪影,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至今留有草鞋及布褂为证。三、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

4、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四、基础知识小练习1.注音。行七(háng)负笈(jí)稽首(qǐ)采樵(qiáo)分赉(lài)霓裳(ní)逡巡(qúnxún)揶揄(yéyú)2.解释加点的词。①行七,故家子。②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③其声清越,烈如箫管。④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⑤头触硬壁,蓦然而踣。⑥我固谓不能作苦。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5、是(D)A.良宵胜乐,不可不同。然不胜酒力矣。B.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C.授以斧,使随从采樵。足宜早寝,勿误樵苏。D.不堪其苦,阴有归志。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4.解释加点词的用法。①请师之。②良宵胜乐,不可不同③心奇之④不过早樵而暮归。五、文本研讨1.结构梳理:提问:小说按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本文应怎样划分。开端(第一自然段):求师学法。发展(第二自然段):看师演法,再发展(第三自然段):师父教法。高潮结局(第四自然段):演法失灵。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2.劳山道士是什么

6、形象?明确: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外在形象)叩而与语,理甚玄妙。(内在素质)3.问:王生看到了哪些法术?a.纸镜辉室。b.壶酒遍给。c.箸化嫦娥d.月中欢饮。这些法术神奇不神奇。(神奇)。王生愿不愿意学。(不想)。他想学什么法术?(穿墙)4.穿墙需要具备哪些要领?a.咒语。b.大胆c.迅速。5.结局设计满意吗?能否改编一下结局。(老师改编示范)(王生在妻子面前炫耀成功后。)在一个夜晚,一切都进入梦乡,远处深巷中隐约传来狗的叫声,突然从一个角落里闪出一记黑影,黑影两手合十,念念有词,一头扎入墙中,不见了踪影,黑暗中隐约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7、我们发现黑影背上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黑影重复同样的动作,一头撞向墙壁,这时我们突然听到“咚”地一声巨响,一人应声而倒,痛苦不止。巨大的响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老汉,老汉高呼“抓贼啊!抓贼……”,同时两手扭住了那人的胳膊,四邻八舍陆续赶来,挑烛一看,此人乃般阳人士,姓王行七——王生。6.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7.王生这一形象本文是通过什么来展现的?明确:波澜起伏的情节,峰回路转,曲尽其妙,情节曲折结构图。入山学道阴有归志归念遂息辞别道

8、士得穿墙术额上坟起不堪其苦道士作法苦不可忍笑而允之自诩遇仙8.最后一段的涵义是什么?明确:推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