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

ID:43371776

大小:9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30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5课《天目》教案 上海五四制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2、 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七绝”,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3、 了解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但文中的一些词语,涉及到的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因此有必要给学生进行梳理;另外,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引导学生品词读句,从而领悟其描写的佳境。而文章中所透露的作者的思想,含而不露,但却很分明的告诉了读者自己的生活态度。 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

2、品读“七绝”之妙。难点: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说明,引导学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器官,对“七绝”“幽邃奇古”的特征予以描述,这是本文的重点,正是有了这种溢于言表的喜爱山水的热情,才能自然表现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而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含而不露,体会可能会有难度,所以,它应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浙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请你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风景名胜,并列举一例说说它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原因。2、今天我们学习《天目》,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记录去游览一番天目的景色。学

3、生可以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游历山水的情感。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学生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2、梳理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疏通文意黑板出示:逾、峭、壑、镐、迂、学生标音 一词多义:可、鲜通假字:颠、县、直、分词类活用:面古今异义:率边读课文,边查字典,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积累文言词汇,尝试了解简单的文言现象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天目山有什么特征?“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阅读文本要细心,能从文本中找依据-3-用心爱心专心(用文中一个词语)等词句中,游历天目共计三天幽邃奇古细读课文,

4、圈划点评“七绝”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绝,请依据文本内容,适当想象,阐述理由。1、学生阅读课文后,对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圈划,写好点评(可从不同角度予以点评)2、交流点评圈划点评是阅读中精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品读质疑文中介绍的第七绝和“幽邃奇古”不相吻合,请你根据文中内容,谈谈看法。(可适当介绍袁宏道的生平和性格)一解:从内容看,第七绝和前文总写的特征“幽邃奇古”不相吻合,因此不妥。二解:第七绝写土特产,表明作者对天目游历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突出表明他对天目山喜爱的感情,补上这一笔,更添生活情趣,同时也为下文“有出缠结室之想”,“某等亦是一分子”埋下伏笔,从而含蓄表达作

5、者的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因此是妥当的,品读中的质疑,除了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外,更培养了学生怀疑的精神和思辨的能力。作业1、背诵课文第三段2、掌握文言词汇3.制作一张卡片,把七绝的名称以及所描绘的视觉角度和不同的修辞设计成表格的形式.   思路点拨:在教学《小石潭记》后,可把《天目》和《小石潭记》进行一次比较阅读的教学,首先从描写手法上进行比较,发现它们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妙处。《小石潭记》视角比较小,紧紧扣住“石潭”,对其周围景色予以描述,写水,写鱼,更写自己的感受。是一幅写实的工笔山水画。情感的表露上比较直白,比较悲情。《天目》则视角比较宏大,气魄更显非凡,从天上写到地上,作者在

6、云雾的飘绕中,挥洒自如地把自己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觉,是一幅浪漫的泼墨山水画。而作者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亦在这泼墨般的尽情挥洒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比较旷达。《小石潭记》是比较典型的游记散文,而《天目》上半部分更像扣住特征进行说明的文艺类说明文,下半部分交待游历经过,则与一般的游历散文相同。 -3-用心爱心专心练习举隅:3、请搜集一名胜资料,写一片断描述,向同学介绍名胜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能激起他人游览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予以尝试写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机地整合。)-3-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